雖然我不在觀塘工作,也沒有住在觀塘,但對這個地方真的又愛又恨。有我喜歡的朋友、工作室都在觀塘,但這裡塞車的問題、人流太多,令到觀塘成為一個我不喜歡的名字。 最近火熱的「每日_觀塘老母」我超喜歡看,裡面每樣寫的東西都令人會心微笑。位於觀塘的HOW曾經是我喜歡觀塘的理由,寬敞的空間,賣的都是日本製造,手工、設計都非常優秀的日本傢俬或家具,也有一個很好chill的咖啡廳。後來HOW暫時撤退,老闆在中環、灣仔以Say Hi這家餐廳讓自己的理念復活,這次我們來談談Say Hi。 從觀塘去到中環灣仔,感覺是會選擇觀塘的人,根本不會考慮香港島吧?偏偏老闆Fung認為要找一個能夠代表香港的地方,以中環作為首選,灣仔的新舊交融也是展現香港文化的好地方。我有問過老闆對觀塘的看法,他笑說:「我知你好憎觀塘。」 「但我跟你說,觀塘的人有很高的生命力。很多地方看見上班的人都是行屍走肉,但在觀塘,每個人都是為了創造自己的事業所以選了這裡,可能工作室比較多租金又合理,所以路上面碰見的人,全部的精神面貌都很不一樣。」 「但在疫情期間,香港人好像很不快樂,我決定要開Say Hi,也是希望大家記得我們需要好好相處、好好見面、好好打招呼。」 在過去的兩年,老闆看見香港的轉變,都曾經有想過移民就算了,結果身邊的朋友和親人都真的在很短時間撤離了香港。看着這個情況,自己卻忽然心生一個念頭,就是覺得離開的人最後都要記起香港才是大家要重聚的地方。再加上觀塘那邊完結之後,很想給自己員工其他的工作機會,所以行動非常迅速,一連開了灣仔和中環兩家店。 Say Hi可以說是一間居酒屋吧,有日本風的食材,也有西式的作法,飲品方面也很出色。我問老闆,你覺得香港人識飲識食嗎?他說,見識過之後,發現香港人真的很會吃。自己雖然不是飲食方面的專家,但眼見香港人對於搵好嘢食真的很有堅持,所以自己在設計餐單的時候也不敢怠慢。 我去過Say Hi,食物真的非常精緻,另外飲品也很有驚喜,我很少有的會再一餐裡面連點幾杯飲品,除非真的很好喝!而這裡的飲品我在一餐飯裡面居然喝上幾杯,有點誇張。 而餐廳的空間感也非常之好,這個就不驚訝了,因為老闆本人對於空間設計也很有心得,所以在這裡吃飯,無論是用的餐具、食物的擺盤,以至空間,都是賞心悅目的一件事。 很想念跟朋友吃吃喝喝,開心傾偈的晚飯時光?Say Hi這兩家店,絕對是你要bookmark的地方。 【Say Hi Bar & ...
近日編輯部在Facebook介紹了Youtube一段既惹笑又熱血的Vlog,內容記錄了幾位中學生凌晨四點撐艇返學的趣事。事情一曝光,立即引來網民紛紛轉發、留言表示佩服體藝人的創意,甚至連Decathlon官方專頁都在AndThen 的Facebook留言,邀請他們擔任運動大使。不過原來片中主角現時已經移居到英國, 編輯部這次就專程越洋追訪已經移民英國的片中主角阿孫,請他講一下究竟為何要撐艇返學。 文:Layne圖:受訪者提供 阿孫與朋友在去年(2020年) 10月初,以獨木舟由烏溪沙出發,沿城門河到火炭上學。 中學生撐艇返學 純粹忽發奇想 「短片爆紅完全是我意料之外,身邊同學知道都紛紛恭喜我。」年輕的阿孫語帶靦腆地說道。曾就讀於沙田賽馬會體藝中學中四年級的阿孫,現時已經隨家人離開香港,移居到英國。近日爆紅的短片,實際上已經是上年(2020年)10月時拍攝的作品,只是近日才剪輯完成,發佈到Youtube上。本以為阿孫應該是划艇隊或者龍舟隊的成員,但原來他「正職」卻是一名籃球隊隊員。 「本來我是籃球隊的,萌生拍片的念頭最主要是因為買了一隻充氣艇,加上住所與學校都是沿著城門河,與朋友討論之下便忽發奇想,決定要撐艇返學。」阿孫解釋時的口吻,十足十英國冒險家 George Mallory 被問及登珠峰的原因:"Because it's there"。 阿孫曾考取獨木舟三星章,1.5小時撐艇返學的路程對他來說難度不大。 迷上戶外運動 皆因父母自幼培養 除了撐艇之外,阿孫對其他的戶外運動亦異常著迷,熱愛露營、遠足等等,他說自己是因為受父母影響,「在我很年幼的時候,父母就已經經常帶著我去露營。長大之後,自己便嘗試與朋友相約一同露營、遠足,逐漸便迷上了戶外運動。」 阿孫曾試過在鹹田灣露營期間,經歷大風雨的吹襲,不過回想起這件事,他就笑言:「露營其實就是要享受這些磨難,在狼狽不堪的情況下,臨場想盡辦法解決,這種感覺才是露營的獨特魅力。就算撐艇返學亦是這樣,對我而言,那條渠其實都不是很臭。」 ...
疫情的衝擊,飲食業可謂首當其衝,對於不斷延長的各項措施,很多餐廳都無所適從。不少同路人都認識、位於太子的徐記廚房點心,最近要應付搬舖的大筆開支,同時要面對晚上禁堂食的挑戰,但負責人徐媽媽仍然態度積極,甚至利用夜晚的時間免費開設點心班,請點心師傅教大家製作手工點心。她表示:「雖然對政府好失望,但我們自己一定要保持希望,我覺得造點心就是希望!」 文、圖:Jessie 新店位置雖然不及舊舖人流多,但地點都很方便,鄰近花墟、太子站。 店內裝修在短時間內完成,牆上的裝飾很有特色,經徐媽媽精心挑選。 業主迫遷 為員工客人堅持到底 不少同路人都懲罰過徐記廚房點心,除了因為出品好、徐媽媽很照顧手足,亦因為他們就位處旺角警署斜對面,卻堅持抱打不平。疫情下,餐廳生意當然大受影響,10月尾更收到業主通知,完約後須要搬走,徐媽媽當時感到好灰心。 有想過不如直接結業,自己也有為此哭過,但很多熟客都叫我一定要頂住,一定會撐我! 「更有婆婆哭著對我說,徐媽媽你不做的話我會好傷心。我知道員工需要我,亦有很多人需要徐記的味道,所以就決定另覓新址繼續經營。輸就輸吧,只要還未輸我就當贏了。」 一進門口左邊是水吧位,燈光設計很有格調。 收銀前有售各同路人產品,亦有為點心班義賣。 轉陣免費開點心班 各自爬山幫得就幫 輾轉之下於隔籬街找到舖位,去年12月初正式搬到花園街新地埗,以為可以稍為放鬆,誰知又來了新一輪晚市禁堂食的重擊,徐媽媽形容:「好似一棍打過來!」當不知所措時,她想到的不是如何增加生意,反而覺得既然沒有堂食,就利用這個時間及場地傳承點心手藝。 徐媽媽特意請來有40多年整點心經驗、徐記的點心顧問做導師,將精湛的工藝傳授給學生。「男女老幼都可以來學整點心,仍然留低在香港的人可以來學;將來想移民的話也可以學多一門手藝,就算學完只是用來哄另一半開心,都是一件好事。」點心班的上堂日子並不固定,且沒有年齡限制,有興趣可親身到餐廳或打電話留低個人資料,然後等通知。徐媽媽話總之有人想學,就一直會開! 師傅在香港學師後,曾到日本做點心多年,大概9年前回流。上堂時分享工作經驗、生活趣事,金句連連,堂上笑聲不斷。 學員由基本搓麵粉、轆麵粉皮學起。 師傅不停幫手將麵粉分成一粒粒方便使用,每粒大細幾乎一樣,厲害! 上堂前每位學員都要先穿上跟師傅一樣的白色制服,變身成點心學徒,然後師傅一邊示範講解,大家一邊跟住做,期間師傅不斷發放笑彈及分享經驗,兩個多小時很快就過去。問起學員為什麼有興趣來上堂?本身任職文員的學員Wilson表示:「自己本身很喜歡入廚和吃東西,尤其喜愛吃點心,所以當看到餐廳寫住將會開班,就立即報名。再者如果真的要移民,不知能否在當地做回本行,學多樣技能以備不時之需。」 這堂教大家包叉燒包、煎餃、角仔等。以麵粉代餡料,就不怕初哥會浪費,可以不斷練習包到漂亮為止。 ...
最近網上瘋傳一張圖「世界上最可怕的六件事:得罪天蠍座、欺負獅子座、愛上水瓶座、拋棄巨蟹座、對象雙子座、你是天秤座」,出處不詳,老實說是一般星座刻板印象嘢,引起熱烈議論是最後一條: 天秤座,可怕? 當然會對天秤座可怕有疑惑的,主要是天秤座啦,他們比較習慣的星座形容詞,是靚呀、優雅呀、愛和平呀;而通常與天秤座有關最負面的詞語,是選擇困難和優柔寡斷,近乎無傷大雅。 但作為一個占星師呢,我不得不感謝這位提出「天秤座可怕」的唔知邊位仁兄,因為在我心目中,天秤座的可怕程度,是一直被低估的。大家有機會攤開來說很好。 天秤座同事,我怕。他們一般很愛聊天,但也最容易跌入怨婦模式,一旦工作有不順心、與老細產生磨擦,呻到樹葉落都未辭職的,通常都是天秤。最經典一個是我阿姨,上次見她數一個同事,她三十年前已在數。 天秤座客人,我怕。我從事的身心靈諮詢,追求挖得深入。但天秤座客人每次都會自動開啟社交親善 mode,「你啱呀」、「我真係咁樣」、「好似真係咁喎」,完全無法推進到更深入層次。我有時不明白,到底是有保留地拒絕深入,還是根本無法深入? 天秤座朋友,我怕。外熱內冷,口講原則,但原則飄忽,太喜歡做好人,講好話------這些導致,很多跟天秤座的友誼不了了之,很多跟天秤座的合作關係,容易失望,事情爛尾。有一句說話「不拒絕不主動不負責」,某程度上適合形容大部份天秤。 當然,以上全部是我作為一個巨蟹人馬天蠍混合體的偏見,我的價值觀跟天秤座差八萬丈遠。不過,天秤性格我無法喜歡,不代表這些是不好的性格,群體生活需要有天秤座,隨和、知大體、愛社交、讓所有人開開心心。而我贊成「天秤座可怕」,最關鍵的點,還不是以上這些。 這樣說好了,當把「你是天秤座」稱為世上最可怕的事時,就語意上來說,我認為,可能指的不是「天秤座很可怕」,而是「做天秤座太可怕了」。 已故文化人及占星專家韓良露說天秤座是十二個星座裡她最無法了解的一個,她不容易被其他十一個星座騙,但常常被天秤騙------這裡說的騙,不是指城府深、故意的欺騙 而是,天秤為了表現優雅、文明的一面、為了維持「表面的平衡」,往往將內在的不平衡和混亂藏到地氈底。 而到有一天,地氈底爆滿,藏不住了,他們可能會將火山爆發一樣大失控,或者出現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轉折,譬如最常見的一款,是模範夫婦被發現各懷鬼胎------天秤最重視關係,而通常失諸交臂的,也是關係。 為什麼天秤會「選擇困難」?不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怕別人不喜歡自己的決定、怕做錯決定、更怕為做錯的決定負責任。所以許多天秤要不迴避選擇,要不就情願讓別人為自己選擇。 但又正如天秤座最重視平衡------勢均力敵才有平衡的可能,一開始選擇做被動角色,關係就會越來越往失衡的方向走。 我有許多來訴說婚姻問題的客人都是天秤座,而且情節都很相似,談戀愛時很好,相處時很糟,覺得伴侶越來越不濟、雙方付出不對等。 很多跟天秤座有密切接觸的人,如家人、伴侶,都會認同,跟天秤做朋友最好,關係越親密,越看到他們不是表面的愉悅和氣;不熟時,覺得天秤座愛讚美人,看人都是優點;成為自己人了,才發現天秤座對人要求非常高,眼裡只有缺點。而且日間把所有說好話做好人的氣力花光了,晚上回家易怒炆憎拿人出氣。 如果你以為這一篇是在鬧天秤座,其實我是同情天秤座,天秤座不容易快樂(即使他們很會讓自己看起來很好),常常自我糾結,所以我認同「做天秤座」是可怕的事。好想告訴天秤座的是,你可能常常覺得自我糾結、現實千瘡百孔,但這當中許多問題,有可能是由你一開始「裝不糾結」、「粉飾太平」而來的; 混亂和醜陋不是隨便把地氈一蓋就蓋得走的,地氈底的黑暗反而助長它成為一隻野獸,而你終究要收拾。 還有,每一個人最初和最後的「伴侶」,都是自己,沒有比自己更值得你去討好和了解的人,請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接受並允許你成為真實的自己。
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更寒意逼人,嚴冬之下想支持同路人,但又礙於限聚令不能外出食大餐,不如試試換個方式。2月12日就是大年初一,不少同路人小店都趁農曆新年前,推出了各式各樣的賀年糕點禮盒。AndThen編輯部就為大家羅列了以下的良心小店,讓大家可以輕鬆挑選到自己最愛的賀年糕點,截單有時,大家記得儘快訂購。 文:Layne圖:店舖提供 ① 不鳴︱台式古早風味 黑糖年糕 去年成立的「不鳴」一心支持本土製造的食品和禮品,曾推出的中秋月餅和聖誕禮盒也有不俗回響,這個農曆新年當然也值得期待。這次推出的「鳴賀」系列,共有五款年糕禮盒,當中最特別要數到由40年做餅經驗的台灣籍林師父親自操刀,以台灣黑糖製成的年糕,充滿台灣古早風味。 不鳴的五款糕點禮盒以不同顏色代表各式口味,相當易認及突出,包括:瑤柱蘿蔔糕 x 鳴賀傳統年糕 (紅)、紅棗杞子年糕 (靛)、紅豆年糕(紫)、黃金馬蹄糕(金)及黑糖年糕(黑)。禮盒包裝精美,卻不落俗套,以象徵「富貴」、「喜祥」的錦鯉魚為主題,寓意祝福香港人逢凶化吉,順利渡過疫情。 黑糖年糕禮盒(800g) 優惠價:$138(原價:$198) 瑤柱蘿蔔糕 x 鳴賀年糕禮盒(各800g) 優惠價:$238(原價:$368) 紅棗杞子年糕禮盒(800g) 優惠價:$138(原價:$198) 紅豆年糕禮盒(800g) ...
眨眼間又到農曆新年,去年大家還會戴著口罩到處拜年,今年可能會索性減少聚會,但行開行埋總要有幾疊利是傍傍身。除了為後輩派送祝福好運,還能順道宣揚信念,互相打氣。編輯部就精選了15家本地良心設計和製作的利是封,讓大家為過牛年做好準備。 文:Tiffany圖:相關品牌 |15家本地良心設計利是封|
![香港人 利是封 牛年 白島工作室]()
![香港人 利是封 牛年 Lark Studio]()
![香港人 利是封 牛年 SG Marble]()
![香港人 利是封 牛年 Bagguys]()
![香港人 利是封 牛年 迴響]()
![香港人 利是封 牛年 Wedding Mood]()
![香港人 利是封 牛年 Dodolulu]()
![香港人 利是封 牛年 Ar Yu]()
![香港人 利是封 牛年 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
![香港人 利是封 牛年 Heiyinhoho]()
真香港人類 ① Current Printing|廿種繽紛風格 深信「文宣有用」的本土印刷工作室Current Printing今年聯乘20位香港設計師,製作5套20款顏色鮮艷的利是封,讓同路人在過年時集氣互撐。他們會將扣除成本後的一半收益平分予20位設計師,另一半將捐贈學生組織、文宣組織及公民媒體。 同路互撐利是封 Set A設計單位:Akindofkey 鎖匙妹(左上)、Duckylu2(左下)、Ballzalel(右下) 同路互撐利是封 Set B設計單位:淋漓淋浪 Lumli Lumlong(左上)、甜鼠 ...

跳至 白島工作室

跳至 Lark Studio

跳至 SG Marble

跳至 Bagguys

跳至 迴響

跳至 Wedding Mood

跳至 Dodolulu

跳至 Ar YU

跳至 All Things

跳至 呵呵與藍呵

跳至 Lipigpick
最新 NEW //
January 25, 2021
跟住食 LET'S EAT

January 24, 2021
我要真通識

January 23, 2021
跟住學 LET'S LEARN

January 21, 2021
跟住食 LET'S EAT

January 20, 2021
跟住買 LET'S BUY

更多 >
January 21, 2021
跟住食 LET'S EAT

January 12, 2021
跟住食 LET'S EAT

December 28, 2020
跟住食 LET'S EAT

December 21, 2020
跟住食 LET'S EAT

December 11, 2020
跟住食 LET'S EAT

December 8, 2020
跟住食 LET'S EAT

January 20, 2021
跟住買 LET'S BUY

January 15, 2021
跟住買 LET'S BUY

January 12, 2021
跟住買 LET'S BUY

January 6, 2021
跟住買 LET'S BUY

December 16, 2020
跟住買 LET'S BUY

December 15, 2020
跟住買 LET'S BUY

January 16, 2021
跟住去 LET'S GO

January 8, 2021
跟住去 LET'S GO

January 7, 2021
跟住去 LET'S GO

January 1, 2021
跟住去 LET'S GO

December 5, 2020
跟住去 LET'S GO

November 6, 2020
跟住去 LET'S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