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在沙灘執垃圾時,人人當我是『垃圾婆』。」環保藝術家Liina Klauss用海洋垃圾做創作已十年。十多年前,她跟隨來港工作的丈夫,由家鄉德國移居這裡,愛親近自然而長住大嶼山。說起倒錢落海的「明日大嶼」,她不禁歎氣。 「這種填海工程,一定會破壞海洋生物的棲息地。去年香港經歷了很多事,政治上一團糟⋯⋯其實海洋污染有點相似,也是一團糟:當你身在其中,會什麼也不做,還是會發聲?」常把垃圾砌成彩色裝置藝術的Liina,一直為環保發聲,籌備多年的海洋污染展覽「不是天生一對」剛開幕,還推出相關紙牌遊戲。 文:凌梓鎏圖:Liina Klauss、Teresa Laqua 一片五顏六色其實全是垃圾,是Liina前年於尖沙咀1881 Heritage展出的大型裝置藝術。(攝影:Teresa Laqua) 起步創作頭幾年,Liina做過一系列名為「垃圾山水」的藝術品,圓形「彩虹」很搶眼。 沙灘有百粒牛黃丸包裝 過去十年,Liina幾乎每天都去沙灘執垃圾。把垃圾依顏色排列,組成大型彩虹色裝置藝術,是她常做的招牌作。「沒人喜歡看垃圾,但人人都愛看彩虹,創作概念就是這樣走出來。」搶眼是餌,只為引你正視本來不美的垃圾,思考污染問題。「不是天生一對」展品多達300件,當然,亦全是海洋垃圾。「這是我最費時準備的project,由2013年便開始了,將來還會繼續做下去。」 今次她不玩彩虹,而是將垃圾湊成一雙雙「孖公仔」。「我經常望著垃圾堆,發覺當中有些人造垃圾,與來自大自然的東西,看起來很相似。」例如同是白色的墨魚骨和破爛鞋底,經海水和歲月洗禮,竟像是一對。不過,要不是你將爛鞋底拋諸大海,就如展覽名字所說,原本兩者「不是天生一對」的。 爛鞋底(左)和墨魚骨(右)平日大纜扯唔埋,在垃圾堆中卻像孖生。 瓶蓋(左)和蛤殻(右),是Liina幾乎在每個沙灘都能找到的一對。 以往在Liina的裝置藝術中,常見海量鞋底和膠拖鞋。當全職藝術家前,她在外地做時裝設計師,初來港時做過一陣子製鞋業 。「創作時常常用到鞋底,並非與我的工作經驗有關,而是沙灘垃圾真是有太多太多拖鞋!」浮力和重量相若的東西,總齊齊被海水沖上沙灘。 「譬如在某個沙灘,我看到大量蝸牛殼和藥物塑膠包裝。」種類還要非常特定,是月亮蝸牛的殼,以及馬百良安宮牛黃丸的包裝,兩者都像個白色球體,視覺上組成匹配的一對。「那沙灘有大概一百對,多得恐怖又悲哀!」 將大海當垃圾桶,詭異結果就是牛黃丸包裝(左),竟能遇上蝸牛殼(右)。 現於香港海事博物館舉行的「不是天生一對」展覽,展品多達300件。(攝影:Teresa ...
【好的文宣可以傳到每一個人心中,無法撕走。 AndThen.hk每月邀請不同的插畫家,用畫作分享他們對香港的感受,更歡迎大家download成為手機wallpaper,每月來個小轉變,一起好好過活。記得like & share,分享給更多同路人!】 阿Yu,修讀Fine Art出身,一向嚮往自由的生活。體驗過兩年的澳洲工作假期,亦試過在雜誌社從事插畫工作。2019年初嘗台灣小型個展, 喜歡繪畫自己關心的議題。 Facebook:YU Instagram:@a_r_y_u.c 今宵多相聚 常常會遇到有人問我會否離開香港,心裡確是很想,但實際要面對的問題卻很多。身邊也有朋友即將移居,心裡就會很複雜,很為他們開心之餘,同時也會有種寂寞的感覺。到底我們何時才可以再遇?所以我們也會很珍惜現有的時間,多相處。希望每人也可以珍惜跟身邊人相聚的時間。 (請點擊上圖,或按此下載)
疫情下,山不轉,路不轉,唯有人轉。旅遊業癱瘓,導遊無工開,就坐以待斃嗎?以往握慣大聲公的手,轉去包餃子,原來也能夠包出一片天。就在堅尼地城港鐵站外,一間不夠200呎的豆潤小店,內裡站著一男一女,男的低頭專心煎餃,女的做外賣包裝落單睇app接電話。如此默契,原來是對尼泊爾X香港的夫妻檔,丈夫是尼泊爾人Jay,以往開酒吧;太太Carrie,之前一直從事導遊。 文、圖:Hang 蚊型店,做外賣,只有4個堂食位。 老闆娘 Carrie本職導遊,丈夫Jay本來經營酒吧,疫情下停工,開小店另覓出路。 絕大部份食材都是尼泊爾貨,特別是主角香料。 滯留尼泊爾 奶奶教包餃 要不是疫情,Carrie現時會在深水埗帶外國遊客嘆腸粉、食車仔麵、咬老婆餅;要不是疫情,Jay也會坐鎮酒吧,入酒點貨。 無旅遊團,酒吧又被迫關門,本來徬徨的夫妻檔,卻因為上年一次塞翁失馬,看到人生新航道:「年前同老公返尼泊爾探親,回港時因為疫情而被迫留在當地多半年。要知道尼泊爾同香港唔同,想出街搵食其實不易,唯有日日在家跟奶奶學煮尼泊爾菜,包餃子。」Carrie說。日子有功,她由完全說不出一種尼泊爾香料名,至現時,已經分得出大部份香料的名稱和特性。及後終於回港,一次朋友聚會,她隨心包餃子給朋友試,大獲好評,信心就如此一點一滴累積,慢慢地坐言起行,她開始與Jay看舖位,設計餐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做尼泊爾餃子,即當地人叫的Momo。」 尼泊爾餃子的餡料主要是雞肉和豬肉,不設牛肉,因為牛在當地被視為神聖之獸。 薯仔素菜餃子,餡料主要是鷹咀豆泥,薯仔及洋蔥。 當然不少得香料,餃子內也加了薑黃、小豆蒄粉、孜然、瑪撒拉等。 尼泊爾餃子皮煙韌 餡重香料 尼泊爾餃子,和我們吃慣的,有何不同?Carrie笑言「香港人以為尼泊爾菜就等如印度菜,即味濃,大鹹大辣,食完好想飲水。但其實尼泊爾菜比印度菜略為清淡,亦少辣少鹹。只係會用相似的香料。」這清淡風格,正正見於其餃子。「尼泊爾餃子味道似中式餃子,不過餃子皮較厚,且煙韌,餡料亦會加大量洋蔥及香料,如瑪撒拉,薑黃,唔加醬都好夠味,但完全唔係印度菜的重口味。」Carrie說。 即叫即煎,Carrie強調蒸煮時間一定要足10分鐘,餃子才可以做到皮韌肉多汁。 盛餃子的餐盤也是來自尼泊爾,由樹葉及竹,以人手穿成,夠環保又有特色。不過由於貨源不穩定,不是常有供應。 爆汁豬肉餃 ...
文、圖:Keith 過年後疫情緩和,不少人也會選擇到郊遊行山唞唞氣,不過時常遇到未上山先塞車的景況,舟車勞頓確實比返工更苦!其實想選一個交通方便的行山地點也不是太難,麥理浩徑末段的屯門段,起點就在屯門市廣場對面,故吸引不少遊人經此前往大欖湧水塘等麥徑景點,但亦有不少遊人會選擇早段便離開轉入屯門徑,途中在「彩虹欄杆」俯瞰屯門新市鎮景色,還可續走藍地及洪水坑兩大水塘,輕輕鬆鬆兩三小時完成旅程,連小朋友都行到! 經典彩虹段打卡要等等 屯門徑在1990年代已建立,分第一及二兩段,其中第二段前遊九逕山,路較難走,而主力介紹的第一段則蜿蜒繞著山腰行走,途中可放眼屯門及背後青山,其中將景觀最開揚的一段,欄桿更被髹上七彩繽紛的顏色,被稱為「彩虹欄杆」,成為熱門打卡位,經網絡一傳十十傳百,每逢週末假日這段彩虹段都「塞車」。 識得影,彩虹還可以與「佛」結緣,形成一幅「佛渡彩虹普照青山」的景象! 彩虹橋上可盡覽屯門新市鎮景色。 繁忙時間,等位影相是必須! 屯門徑彩虹段上有間很小的廟,天后、觀音、佛祖皆有供奉。 彩虹欄杆由這裡開始。 不單小朋友,連狗狗都可以在屯門徑輕鬆行。 有小朋友在屯門徑上玩航拍。 十分方便 !屯門市廣場對面入口 要前往彩虹段也十分方便,首先在青山公園屯門市廣場對面,便是麥理浩徑入口處的一段水務署通道,沿柏油路輕鬆登至「晨曦亭」附近有個分岔位,便依指示續走村徑,再接回由何福堂書院登上的村徑,開始上升及樓梯路段,不久又見分岔口,右轉續行麥理浩徑上田夫仔,左轉則是屯門徑,雖然仍是樓梯駁樓梯,不過沒多久就到彩虹段,距離起點約40分鐘步程,仍不算很辛苦,而且眼前一片開揚屯門景色,也覺值得! 屯門市廣場對面 + 麥理浩徑終點,入口非常易認。 柏油路往上走近至「晨曦亭」見分岔路,依指示左轉。 大大個指示往屯門徑和麥理浩徑,你沒理由弄錯吧! 沿途處處有涼亭如圖中的「康樂亭」,雖未必有靚景,但起碼有得唞! ...
最近在籌備一個有關戀愛的講座,找到了一位號稱「交男友像網購一樣話要就有」的戀愛高手向各位傳授情場致勝之道。一邊整理資料的時候,發現她說的,跟某本傳說中的女生約會寶典*,方向非常相似,令人不禁輕嘆,有些道理果然是千古不變的嘛 (煙)。 對,即使通訊工具從撥輪電話換成手機換成 whatsapp/signal、即使識人方式由交筆友到玩 ICQ 到掃 Tinder 到落 Club⋯⋯House,某些男女關係的 logic,原來很少變。從事占星諮詢工作這些年,我也發現,感情的套路,原來不出幾款,不用去占卜算命也會知道答案 - 只是事主願不願意知道而已。 今天來聊一些,嗯,我經常但願女生一早明白便不要浪費青春的戀愛道理。 男生說分手通常是真的分手。不要求復合了,復合是阻礙自己遇上更好的機會。 上星期跟你好 Sweet,無事無幹忽然說分手,不用懷疑,是有第三者,或者準備全力追求第三者。就算冇,你都當有吧,回到第一條,男生說分手就不要求復合了。 女生、或男同性戀者,才愛思考戀愛問題;男生對戀愛通常沒有很複雜的想法,而且不離---喜歡或不喜歡、煩或不煩;要結婚了,就可能思考一下是否養得起。 想知道一個人是否愛你,占卜算命或者問朋友,都不會令你距離真相比較近,年中實在看過太多個案跟我說:「但塔羅明明話我哋仲有機會/ 我個 frd ...
究竟穿珠仔會不會發達?認識這兩個品牌之後,我有新的看法。 故事由新年說起。新年期間參加了「共製會」市集,久違了的熱鬧,是個值得消費的市集。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Freemakery 共製會 (@freemakery) 老實說,市集文化對我來說已經玩得爛無可爛,很多時候感受到搞手為賺錢而做,於是毫不篩選就讓人擺檔,目的就是賺租檔的錢。我已經很久沒有去市集了,因為完全提不起勁。直到新年前,有做時裝的朋友說他們想辦市集,基於新年實在無聊,所以斗膽一試。 又為什麼我會一口答應呢?因為我是一個對規則很沒耐性的人,假使參與一個市集,我會獲得進場時間、桌子尺寸、幾多張櫈、佈置時間、拆除安排等等一堆資料的話,光是了解我已經沒耐性了(但明明是必須的)。 但這次搞手們都是神經刀,基本上我知道他們有做足每個細節的安排,只是因為我懶,所以選擇完全信任。知道了日期地點,其他就不過問了。 View this post ...
最新 NEW //
February 27, 2021
大人之星座|俠女卜卜嬋

February 27, 2021
跟住去 LET'S GO

February 26, 2021
跟住去 LET'S GO

February 25, 2021
連儂Wallpaper

February 24, 2021
跟住食 LET'S EAT

February 24, 2021
國境之南|麻利

更多 >
February 24, 2021
跟住食 LET'S EAT

February 18, 2021
跟住食 LET'S EAT

February 3, 2021
跟住食 LET'S EAT

February 1, 2021
跟住食 LET'S EAT

January 28, 2021
跟住食 LET'S EAT

January 26, 2021
跟住食 LET'S EAT

February 22, 2021
跟住買 LET'S BUY

February 8, 2021
跟住買 LET'S BUY

February 4, 2021
跟住買 LET'S BUY

February 2, 2021
跟住買 LET'S BUY

January 29, 2021
跟住買 LET'S BUY

January 20, 2021
跟住買 LET'S BUY

February 12, 2021
跟住去 LET'S GO

January 16, 2021
跟住去 LET'S GO

January 8, 2021
跟住去 LET'S GO

January 7, 2021
跟住去 LET'S GO

January 1, 2021
跟住去 LET'S GO

December 5, 2020
跟住去 LET'S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