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個人行星的逆行季,金星在月初已開始逆行*,水星會在月中加入。金水星同時逆行的情況不常出現,上一次是 2023 年,兩者重疊僅兩星期而已,今次是整個水逆週期都被金逆重重包圍,而且都是由白羊座逆回雙魚座,白羊雙魚那道閘將像周末的深圳口岸一樣擁擠。 NOW新聞截圖 愛看占星資訊的朋友可能知道火星逆行才剛結束,12月時也疊到水逆,即是說呢,假如你從去年年底都有種「行兩步後退一步」、「好 kick」的感覺,宇宙暫時未有放過大家的意思,換個演員繼續 kick。 個人行星(水星、金星、火星)的逆行我比較關注,因為金星火星逆行不算經常出現(金星18個月一次、火星約兩年一次),而且影響比較切身。 這樣比喻吧,就像一家大公司裡面,層級有很多。土、木、天王、海王、冥王星是C-suite高級管理層,水、金、火星就是你同組同事。逆行就像annual leave,老闆們的annual leave一放放很長,但假如你只是公司小薯仔,其實老闆的假愛怎樣放,對你的影響不會太大,但同組同事放大假就會直接煩到你了。 一般人的日子怎樣過?搭車、返工、放工同朋友食飯、拍拖、買嘢、扮靚、湊仔、追星、學吓嘢或去吓旅行⋯⋯這些都是水星金星火星範圍的,就是日常而瑣碎、微小卻重要。這些年隨著社交媒體不斷吹奏,「水逆不要買電器」、「做醫美要等金逆之後」,已像常識一樣地存在,也不在此多累贅。 所有占星文章都叫人水逆不要下重要決定或簽合約,話說上個水逆我收到一位平日不太會主動跟我聊占星的朋友 PM:三年抱兩榮升兩子之母的她,蘊釀裸辭已久,計過度過終於找到個黃金遞信時機,埋門一腳擔心水逆辭職並非明智,來問我意見。(剛好她是個星盤中水星能量很強的「水星人」) 作為朋友,我知道她這個決定不易做,而都行到這一步,就不要被一粒水星阻住條路。我告訴她,水星逆行就是讓你有心理準備過程可能會反覆一點,該做的還是要做。假如心意已決,就堅定不移地向前行的吧!不要被海妖的歌聲叫回去。 (註:海妖是神話裡在海上穿著性感歌聲繚人的半人妖,每次水手出航,她們就會出動音波功引誘水手回眸,水手一回頭就中咒 bye bye) 一個月過去,朋友成功遞了信,也一如所料過程有一點反覆,路人聲音與內心聲音也常在她腦海迴蕩,但她記住了「海妖」,一有迷惑人心的聲音出現,她就像美少女戰士覺察到「係海妖!」,再善用 ChatGPT ...
Billy Choi(蔡承恩)做rapper出道六年,今月終於首開個人演唱會,命名《成就解鎖》盡顯興奮心情。很多人認識Billy與光頭幫(已解散的饒舌組合)的合唱歌,「以前甚至誤會我是光頭幫成員,到近兩年,才開始多人聽我的個人作品。」當中最紅是他包辦曲詞的〈Sorry呢度係香港〉,大唱「無論俾人拉定告狀/抵死定係冤枉/幾時輪到你講/Sorry呢度係香港」。 敢怒敢rap,他沒想過離開香港。「我是有情意結,想氹人留在這裡的。人多,才能繼續玩下去,保留自己的文化。」他想起兒時專跟老師頂嘴,校規禁粗口,「但不講粗口,我都可以令人感到被侮辱。就如香港有不能說的字眼,我仍有方法在歌中唱出大眾心聲,而不『踩界』。我擅長的,是在很多規矩的地方,做不守規矩的人。」 文:凌梓鎏圖:林志華 曾不受關注 咬緊牙關寫歌 Billy自言小時是曳仔,無心向學,八歲開始學打鼓,少時已想長大做音樂。中學年代他除了聽本地Hip-Hop音樂,如火炭麗琪、Bakerie、The Low Mays的歌,還迷韓星G-Dragon。「G-Dragon也會rap,但那時男同學覺得他『乸乸哋』唔型,我為此跟他們嘈交嘈了個幾月。」近期G-Dragon大神回歸,網上有不少演唱片段,他笑:「睇晒啦!我喜歡像他那樣,又唱又rap。而且我很想把rap帶進主流樂壇,當然,在香港是很難的。」 別說宏大夢想,他做歌手如何站穩腳,都經年摸索。Billy回想,2019年在YouTube發布歌曲出道後,無甚關注,到翌年他與光頭幫合寫〈天水圍Gang Gang〉,一眾好友合唱他們的成長地天水圍,才引起迴響(至今YouTube觀看次數逾618萬)。「當時覺得自己紅了,但到我再寫個人單曲,又沒什麼人聽,有點受打擊。」之後繼續寫歌,他形容是咬緊牙關,曾長期沒帶來收入,幸創作上有所進化。 打鼓出身的Billy,2019年出道初期仍有接騷打鼓,〈天水圍Gang Gang〉一曲紅了,才令他有信心專注做rapper。(圖:Billy Choi Facebook) 2023年的〈Sorry呢度係香港〉是Billy代表作。(圖:Billy Choi YouTube) 覺得香港係無間地獄就舉高你對手呢度本地人定新移民全部都爭緊樓有啲人 朝8晚9 ...
關於猶太人於二戰前後逃難的電影,真的多不勝數,快將上映的《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亦以此作背景,而內容則另闢蹊徑,講述猶太建築師László Toth移居美國後一樣屢受磨難,其粗獷派建築風格既反映他二戰時的悲慘回憶,其實也對照了他在美國的人生起伏。《粗》的編導布拉迪科貝特(Brady Corbet)過往執導的長片水準一般,今次一下子邁向「史詩式」,題材豐富,大受影評讚賞,去年他贏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銀獅大獎,今年又贏得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最佳導演獎,聲勢一時無兩。影片更剛於今屆(第97屆)奧斯卡贏得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及最佳配樂三項殊榮,男主角獎項更屬大熱勝出:艾哲倫保迪(Adrien Brody)繼《鋼琴戰曲》(The Pianist)後續演猶太專才,其精湛表現讓他把第二座奧斯卡小金人捧上手! 文:Harrison圖:《粗獷派建築師》官方提供 注意:以下內容含部分劇透 放映模式重塑當年精神面貌 《粗獷派建築師》講述匈牙利裔猶太建築師László Toth(艾哲倫保迪飾)逃過大屠殺移居美國,因緣際會得到富豪賞識,將負責一大型建築工程,但他很快發現這片土地與其想像截然不同,在美國費城他被上流社會拒之門外,由著名建築師變成二等公民,László美國夢破碎,一切也得從零開始,但他亦期望能夠在異鄉隨著時日一點一滴重拾昔日的榮譽與尊嚴……電影藉著一位虛構的建築師,展現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資本主義對有志者的壓逼等,亦藉著建築展現亂世對人心造成的傷痕(當中主角的房間設計,營造如納粹集中營的囚室)。而電影以外,亦嘗試迎合美國上世紀五十年代之風:在拍攝形式和畫面比例,特意重現當年的VistaVision格式,而當年過長的電影也會設中場休息,《粗》亦奉行這一套,形式上盡量令觀眾投入當年氛圍。 László到達美國時,得到表弟Attila(Alessandro Nivola飾)照顧,兩表兄弟更計劃創一番事業,但一開首便碰壁,Attila也漸漸視這個表哥為負累。 Attila答應富家子Harry Lee(右,Joe Alwyn飾)為其居所作改裝,但其父Harrison Lee(佳皮雅斯Guy Pearce飾)在不知情下看到居所被改頭換面而大動肝火。 Harrison的居所「新裝」盡受傳媒正面報導,更令他知道László原來是匈牙利著名建築師,驚覺自己不識貨! 美國的不堪 ...
有沒有發現,常有一群媽媽聚集於學校門口,邊談子女經,邊等小朋友放學,卻甚少看見爸爸接放學的畫面?不過在西營盤某小學外,就有兩位全職爸爸Billy及Kenneth,因為接送小朋友返學放學的關係而遇上,甚至以策展人與畫家的身份,最近在西營盤合力舉辦了《爸不得畫西營盤》畫展,藉此與大家分享Billy每日忙於接送小朋友返學放學、做家務,幾乎沒有me time的日子裡,仍會利用女兒上課的時間去寫生抒壓,記錄西營盤看到的街景、小店等面貌。當中除了包含做全職爸爸的生活點滴,其實還希望大家在忙碌中放慢腳步,去看看屬於香港及香港人的故事。 文:陳粒圖:陳粒、受訪者提供 全職爸爸以外的身份 兩位全職爸爸的緣份,一切由Billy的女兒及Kenneth的兒子是同班同學開始。即使週一至五都要接放學而碰頭,但自稱性格比較慢熱,甚至被朋友稱呼為「慢煮牛腩」的Billy,與笑言自己是「快熟通心粉」的Kenneth,起初的話題也只是圍繞著子女的功課、測驗默書成績之類。直至一次遊船河的家長活動上,才發現大家喜歡的音樂、漫畫、電影上也很相似,還發現原來Billy喜歡畫畫。Kenneth憶述第一次看到Billy的隨身畫簿時的激動:「喂,有無搞錯,一定唔可以只有我見到,而係要公眾見到。」Kenneth不僅在Billy的畫作上看到自己在西營盤的生活痕跡,還希望盡策展人的責任,將一些沒被公開的作品讓公眾看見。 (左)寫生畫家Billy,(右)策展人Kenneth。二人表面上是自由工作者,但實際上也是全職爸爸(照顧者)。現時的展覽場地Knock Knock是Kenneth四年前創辦「Hiding Place舍下」的地方,雖然舍下實體書店已退場,但Kenneth仍會以策展人角色支持本地剛剛冒起的藝術家。 畫展一共16張畫作,其中《般咸道》街景印刷成最大的一張。 Billy在每張畫作旁也配上他寫生時的觀察與感受,與大家分享一些街道的變遷、歷史故事、與女兒的相處點滴,甚至是與街坊之間的互動等。 現場設有「寫生工具區」讓大家坐下來體驗寫生。 畫展以「爸不得畫西營盤」命名,正因兩位全職爸爸每日的工作就是送小朋友返學,去街市買餸,回家做家務,霎眼間又要出門接放學,而Billy也只可以在女兒上課的時間在附近寫生,彷彿二人也離不開西營盤。雖然語帶無奈,但其實他們很嚮往在西營盤的時光,藉畫展勾起自己對社區的回憶。畫展空間雖然不大,但Billy及Kenneth亦精心設計了觀賞路線,先由西邊街及小朋友就讀的學校開始,再跟著Billy的日常路線順序參觀,認識在他眼中的西營盤。 畫展先由兩張西邊街一帶的畫作開始。 Billy分享送女兒上學後,便站在學校對面一角寫生,畫中前景的電單車男子就是他在過程中看見,並記在腦海中再繪畫出來,讓畫作不止有靜態的建築物,街坊的生活面貌也是一道風景。 追夢從來不限年齡 曾經以為自己的世界只有湊女的Billy,想不到40多歲人仍有勇氣追夢,更在畫畫的過程中看見自己的進步。其實Billy從小就喜歡畫畫,兒時的「我的志願」更立志成為畫家。步入職場後,因從事設計工作,需要長時間使用電腦,而慢慢放下了畫筆。直至女兒3歲時,太太提議他重拾畫筆,繪畫一些圖像教材給女兒學習,加上疫情關係工人姐姐辭退,令Billy成為全職爸爸。在足不出戶的日子裡,也只能在家繪畫,抒壓做全職爸爸的辛酸。而真正令Billy重拾畫畫的興趣就是疫情過後,眼見身邊不少親友移民,啟發他想送一幅香港風景的水彩畫給他們帶到異地作紀念,以致香港山頂成為他第一次實地寫生的地方,把當下風景送給移民到英國的弟弟。其後更察覺自己的畫技不足,特意報名上堂,用一個月時間跟著導師去寫生。 第一張實地寫生的畫作《香港山頂》。 Billy補充,如果要再推前第一幅風景水彩畫作品應該是日本的一間咖啡店,但當時未有寫生的念頭,只是拍下相片然後對著畫。問及這樣的方式與寫生有什麼分別?Billy認為前者是在畫回憶,而寫生是畫當下。例如他形印象深刻的一次寫生是畫「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因為建築物就位於女兒經常光顧的麵包店附近才留意到,走進去發覺整棟建築好靚,尤其是在陽光照射的時候。不過在外面看,建築物是凹進去,沒有很突出的輪廓,而且前面有棵大樹遮擋。所以在落筆前摸索了好一段時間,朝早到訪後下午又到訪,目的是捕捉她在哪段時間人流較少,以及哪一個角度最靚。 第一張對著相片繪畫的《日本咖啡店》水彩畫作。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這幢白色平平無奇的建築物,很容易被忽略,但這是一幢被時間遺忘了的建築,曾幾何時,她救助無數身患鼠疫的華人⋯⋯」 ...
筆者在此專欄,推介過不少軟、硬件,自己向來亦喜歡嘗試各種新產品,但以謹慎態度評估每項物件。今次寫的內容,不是推介產品,反而是寫一下最近退了一件貨品。 早在年頭,看到有些外國的 YouTuber 介紹一款 AI 錄音工具,名叫 Plaud NotePin,被其外觀設計及功能吸引,到其官網查看,顯示公司為一家名叫 Nicebuild LLC 並在美國註冊的公司,並指出「如果您對本隱私政策或相關事宜有任何疑問或疑慮,請 [email protected] 或在美國東部時間(EST)上午9點至下午5點之間致電 +13076205674。」有美國電話,並指明要在美國東部時區聯絡,處處展現美國形象,但「美國」要加引號。 當時香港還沒有正式發售,我便在一月時從美國網站購買。試用了數天,雖然喜歡其精緻外型及配套的手機 app,但還是選擇果斷退款。 今年一月,我在鰂魚涌舉辦了一場小型的寫作工作坊,當時我向參加者提及這款產品,本來還稱讚其使用體驗,但在講座過後,自問在購買時沒有仔細審查其背景,輕率向他人介紹亦覺不妥。於是上網搜查資料,越查越不安。在當晚立即聯絡主辦方,請他們代為向所有報名參加者發送更正通知,通報本人停止推介該款產品,自己亦即時申請退貨。 在查證的過程,發現該公司雖然是在美國懷俄明州註冊(🔗1),電話區號 307 亦屬懷俄明州,但其註冊資料均顯示與一間名為 ...
Kori Song 藝術家,專欄插畫師,繪本創作者。繪畫是我說出的一字一句,文字是情緒的出口,每一天都在學習生活,愛,放手。www.korisong.comIG: www.instagram.com/korisong (畫)www.instagram.com/rainintoloharbour2022 (字)FB: www.facebook.com/korisongillustration 拉動箭咀以閱讀⤴️ Feb 2025看海今天早晨醒來時,瞄到窗簾的縫隙處有一縷疑似陽光的東西照進來,我突然想起初夏時海風拂面的感覺。在這個星球上不同角落的冬天的長度都不盡相同,最近一個月這裡幾乎沒有陽光,沒有陽光的冬天真是特別漫長,所以一旦哪天有陽光,無論如何也要出去走走晒一下⋯⋯在這裡人就好像屋頂上的太陽能發電板一樣,被太陽晒了之後才有能量發電。這個冬天很幸運的是我居然沒有感冒過,去年冬天基本上每個月就感冒一次,生病加上天冷有時候會有種人生無望即視感,好起來又會有重拾人生希望的感覺。所以只要身體健康其餘的都是可期望的。如果冬天是一個人,它大概是一個低行動力,漫無目的而內耗的人,它住在各人的小島,每年冬天我們的小島都被它的能量場影響,直到冬天過完,發現好像除了睡很多覺和吃了很多食物之外什麼也沒做。 我躺在床上,想像著初夏的海,陽光照耀在海面上閃著光芒,海風不冷也不熱吹起我的衣袖,我感到布料和皮膚之前輕微的摩擦⋯⋯我想起媽媽說,夏天出生的小孩最熱愛自由,因為他們生下來就不用被裹上厚厚冬衣。我沒有不喜歡冬天,只是不太喜歡冬天的自己。 迷茫時,回到內在的小島看海。From Kori Other Postcards by Kori Song 2025-01-30 吐露港的雨|Kori Song專欄COLUMN Edit 2024-12-26 ...
最新 NEW //
更多 >
November 13, 2024
AndThen.hk

November 10, 2024
AndThen.hk

March 13, 2025
跟住學 LET'S LEARN

March 11, 2025
大人之星座|俠女卜卜嬋 專欄COLUMN

March 8, 2025
專欄COLUMN 自煮日常|Chobakery

March 7, 2025
跟住去 LET'S GO

March 6, 2025
跟住學 LET'S LEARN

March 5, 2025
跟住學 LET'S LEARN

January 17, 2025
跟住食 LET'S EAT

January 8, 2025
跟住食 LET'S EAT

December 23, 2024
跟住食 LET'S EAT

December 4, 2024
跟住食 LET'S EAT

December 2, 2024
跟住食 LET'S EAT

November 26, 2024
跟住食 LET'S EAT

January 24, 2025
跟住買 LET'S BUY

January 20, 2025
跟住買 LET'S BUY

January 9, 2025
跟住買 LET'S BUY

December 9, 2024
跟住買 LET'S BUY

August 30, 2024
跟住買 LET'S BUY

August 20, 2024
跟住買 LET'S BUY

March 7, 2025
跟住去 LET'S GO

February 6, 2025
跟住去 LET'S GO

January 29, 2025
跟住去 LET'S GO

January 22, 2025
跟住去 LET'S GO

January 15, 2025
跟住去 LET'S GO

January 9, 2025
跟住去 LET'S GO

March 6, 2025
跟住學 LET'S LEARN

March 5, 2025
跟住學 LET'S LEARN

February 28, 2025
跟住學 LET'S LEARN

February 27, 2025
跟住學 LET'S LEARN

February 24, 2025
跟住學 LET'S LEARN

February 20, 2025
跟住學 LET'S LEAR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