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 og

世界不像預期!面對禮樂崩壞、不公義、連環不幸事件 如何在創傷後成長?

Helen Kwok
註冊輔導心理學家(Reg Coun. Psy., HKPS)

疫情已發生超過三年時間,我們對全球大流行(Pandemic)好像已經漸漸適應和接受,不是對病毒「免疫」,而是慢慢學習與它共存,努力如常生活。疫情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其中最大影響的,肯定是生命的消逝。截至2022年11月,全世界因感染新冠疫情而病逝的人已超過660萬,香港這彈丸之地也有累積超過1萬宗死亡個案。他們絕對不是冷冰冰的統計數字,無論亡者屬什麼年紀,相信他們每一位也有着獨特的生命故事,值得尊重。

Pandemic,生死,新聞,情緒,不安,心理學,負傷經驗,Shattered Assumptions,集體情感,World Assumption Scale,創傷後成長

不知道是否因為疫情,再加上戰爭、天災、人禍、工業意外、生離死別不斷重複又重複地發生,我們對生死好像愈來愈感慨,不勝唏噓。例如新聞標題報導着五歲多小朋友積極治病最後不敵癌症離世;十多歲孩子因學業壓力、家庭問題在校輕生;二十多歲如日方中的舞蹈員因意外癱瘓;三十多歲的好爸爸因工業意外去世,留下一屋老少與病妻;八十多歲丈夫不忍妻子受病魔纏繞憤而拔去其呼吸機⋯⋯還有那些關於資源不均、公義不彰、權力不對等的悲劇,每天也在世界每個角落發生。

Pandemic,生死,新聞,情緒,不安,心理學,負傷經驗,Shattered Assumptions,集體情感,World Assumption Scale,創傷後成長
正在上映的《正義迴廊》就是籍一單弑親案探討何謂公義。

每個故事好像比哀傷更哀傷,有時候甚至不敢再看新聞,不敢去談論生死,但內心深處卻又知道世界好像變了樣。面對以上種種,彷彿我們也有着一大堆的情緒和疑問,情緒很容易受影響,經常忐忑不安,若有所失。如果你也曾經歷過以上的掙扎,絕對不是你自己的問題,而是很大可能你開始對世界的假定開始動搖,世界原來真的不像你預期!

Pandemic,生死,新聞,情緒,不安,心理學,負傷經驗,Shattered Assumptions,集體情感,World Assumption Scale,創傷後成長
盤菜瑩子飾演的記者在戲中採訪弑親案後,開始對傳媒的工作產生疑問。


早於30年前,學者Ronnie Janoff-Bulman(1992)着眼探討一些經歷創傷的人如何過渡自己的負傷經驗,寫成〈Shattered Assumptions:Towards a New Psychology of Trauma〉一書,說明絕大部份人對世界有三大重要的假設:

  1. 世界是善意的(The world is benevolent.)、
  2. 世界是有意義的(The world is meaningful.)、
  3. 每人都是有價值的(The self is worthy.)。

另外她亦在研究問卷World Assumption Scale(WAS)當中了解我們是否相信人們會互相幫忙?好人有好報?社會是公平正義?人們能否避免不幸?生命充滿未知?是否相信自己是個幸運的人?等等的問題。的確,以上問題怎會可能有絕對答案。反之,以上問題正正提醒了遭遇不幸的人去反思,自己是否對世界有太多牢固的假設,使自己受到撼動,活在痛苦、埋怨與憤恨之中?抑或可以提醒自己在假定當中仍可找到突破,重建自己的生活?甚至其後能夠在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Janoff-Bulman, 2004)?

Pandemic,生死,新聞,情緒,不安,心理學,負傷經驗,Shattered Assumptions,集體情感,World Assumption Scale,創傷後成長

縱使我們不一定是經歷創傷的當事人,但身處這個充滿着集體情感(Collective Emotions)(Goldenberg, 2020; Goldenberg, et. al, 2014)的多媒體年代,我們或多或少也很容易代入當事人的感受,有時會間接影響到自己的身心健康,然後陷於以上的困窘。筆者作為輔導心理學家,經常鼓勵大眾少談病症,多談意義及過程,預防更勝治療。因此,如果你突然有感,世界的確不像最初,正思索公義何在。你可以先問問自己:我擁有的潛能是什麼?我可以掌握和不可以掌握的是什麼?我可以建設的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先要了解自己的感受,找到可以信任表達的出口和支持。

讓我們懷著謙卑,在過程中明白自己多一點點,了解世界多一點點,再適應多一點點。

Pandemic,生死,新聞,情緒,不安,心理學,負傷經驗,Shattered Assumptions,集體情感,World Assumption Scale,創傷後成長

圖片來源:Pexels、《正義迴廊》劇照

參考資料:
Goldenberg, A., Garcia, D., Halperin, E., & Gross, J. J. (2020). Collective emotion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9(2), 154-160.
Goldenberg, A., Saguy, T., & Halperin, E. (2014). How group-based emotions are shaped by collective emotions: Evidence for emotional transfer and emotional burde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7(4), 581.
Janoff-Bulman, R. (2004). Posttraumatic growth: Three explanatory models. Psychological inquiry15(1), 30-34.
Janoff-Bulman, R. (1992). Shattered assumptions: Towards a new psychology of trauma. Fre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