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berBand 2023年首度舉行世界巡迴音樂會,深得散落世界各地的樂迷喜愛。今個秋天,四子再次出發,舉行RubberBand〈A Night In〉World Tour 2025,首兩站倫敦、曼城,稍後會到北美和台灣等地。上次世界巡迴基本上是香港演唱會Ciao的延伸。今次A Night In是為巡演全新製作。 文:Ida圖:Ricky(採訪攝影)、受訪者提供(宣傳圖片) RubberBand〈A Night In〉World Tour首站是倫敦。 今次A Night In是為巡演全新製作,概念是新舊朋友在一個城市輕鬆相聚一個晚上。 一城一晚 小酒館的親密 A Night ...
視覺藝術家Rex Koo(顧沛然)在獨立漫畫新作《毛人》裡,創作了白茫茫的廢墟世界,講香港進入冰河時期。那是無人/毛人之境——僅存的人類全身長滿毛禦寒,演化得像貓,同行的貓反而變得像人。離散、飄泊、路茫茫、(經濟)寒冬,不就是近年的香港? Rex說:「《毛人》多少記錄了社會現狀,十年、廿年後重看,起碼我會記得自己的感受。」隨書舉辦的《毛紀錄》畫展,除展出漫畫草圖等making-of,還有描繪毛人世界的全新畫作。正所謂「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這個展覽是一場毛緣毛故的愛,奇幻過癮,前輩漫畫家利志達、楊學德也紛紛捧場。 文、圖:凌梓鎏 放於展覽入口的點題作《毛人在皇后大道中》,Rex與畫中毛人一起閉目排隊。 漫畫《毛人》普通版(左)及展覽限定豪華版。(圖:Rex Koo sometimes feels so blue FB) 挑戰乜都「無」的故事 Rex在平面設計和插畫界打滾逾廿年,有不少經典作,如設計《花樣年華》電影海報。近年他開始創作漫畫,首部作品《城寨誌異》(2020)即獲第14屆日本國際漫畫賞銅賞,講一班打工仔經歷巨變;《毛人》則是今年「港漫動力」香港漫畫支援計劃的銀獎作品。他謙說:「我只出了兩本書,未敢自稱漫畫家。」這位70後還笑指,自己已戴漸進眼鏡:「畫漫畫嚟講,我很遲起步。」 驅使他畫《毛人》,是前年搬家收拾時,翻開記錄靈感的畫簿,發覺從前寥寥數筆畫下的「香港毛人」點子,像極社會實況,可發展成故事。「毛人somehow是指無人。疫情前後,我身邊移民的、病逝的人特別多。加上北上熱潮,周末商場冇乜人,店舖愈執愈多,這些都令我感受很深。」 Rex、創作單位「無瑣事事事務所」及蠟燭品牌BeCandle合作,創作了這個「HKG1.0」蠟燭作品,立體呈現冰封的香港。 樓和雪全是蠟,可以一把火燒掉。 Rex是貓奴,平日貓毛不離身,也是《毛人》靈感。故事不只圍繞「毛」發揮,還刻意玩N個「無」,包括無正邪對決、無愛恨情仇、無衫著、無乜對白等等。傳統的故事總得有戲劇性,反其道是想自我挑戰?「係㗎。我諗過整個故事講躺平,那亦是近年現象,但全書百幾頁都無嘢發生,又太難搞。所以最終想到講人和貓在冰河時期,如何解決衣食住行的問題,好似你失業,都要想辦法食三餐。」 《毛人》是「關於吃喝拉撒睡和走路」的漫畫,仍做到可堪細味,而且是隱隱蒼涼的香港味。人和貓會走進九龍城寨的牙醫診所、路經白雪覆蓋的香港地標建築、甚至去荒廢的IKEA找家具⋯⋯在《毛紀錄》畫展,可見Rex由試稿到原稿,都畫得很幼細。他沒有助理,漫畫裡每筆每劃、製作上所有大小事務一腳踢,笑言:「我『I人』畫漫畫係咁,堅係獨立製作。」 創作《毛人》的making-of。 ...
香港創樂團2025/26樂季揭幕音樂會,將丹麥作曲家Simon Steen-Andersen的名作《Black Box Music》(港譯:《黑盒音樂》)於8月中帶來作亞洲首演。一個反思指揮、樂手與音樂關係的當代音樂作品,出乎意料地富娛樂性,甚至可以說是合家歡節目。作品2012年首演至今,已先後到過倫敦、紐約、巴黎、柏林等數十個歐美城市,相當受歡迎。 文:Ida圖:Kurt Chan、香港創樂團提供 音樂會選址西九自由空間大盒,舞台設計有別於平常的音樂會,觀眾席排列成長方形置於場地中央,14位來自創樂團的樂手分成三組,坐在觀眾席的左右兩旁及後方。觀眾和樂手一起面對前方的大銀幕,銀幕下站著一位應該是指揮的表演者,他面前放著一座比皮影戲燈箱還要大的黑盒。 Simon Steen-Andersen的名作《Black Box Music》,首度來港。 Roberto Maqueda 本尊 瘋狂的指揮,音樂現場這構成 《Black Box Music》一開始,大幕銀出現紅色布幕拉開的影像,一雙巨手隨即佔據幕銀,做著指揮會做的動作,樂手跟著雙手的動作演奏。那是銀幕下方表演者Roberto Maqueda伸進黑盒的雙手,透過實時影像傳送到銀幕讓觀眾和樂手看着黑盒內的舉靜。 剛開始,指揮和樂手的合作尚算對辦。未幾,銀幕上那雙巨手開始加入非正常指揮該做的動作,例如右手為左手把脈,或是只伸出拇指及尾指做出電話收線的手勢。只看畫面,你會覺得左手和右手在吵架,同時又會懷疑雙手正在罵樂手。若你轉身察看,會見到一眾樂手邁力演奏,奏出對應畫面的樂聲。 ...
紀錄片《毛家》費時四年拍攝,追蹤民間團體「毛守救援」的義工如何拯救流浪動物,無濾鏡地呈現香港浪浪的困境。電影自去年在香港亞洲電影節首映後,現在終於正式公映。身邊不少狗奴、貓奴很想捧場,但「又驚自己睇到喊」。 戲中義工主要救助最乏人問津的老弱傷殘流浪狗,確有心酸畫面。其實人與毛孩都是一條生命,社會總有弱勢基層,慶幸也有好心人。而《毛家》點出癥結:真正的動物保護行動,並非單靠幾位義工救毛孩,而是需要全民教育。催不催淚是其次,觀眾看戲後有多點關注、多點反思,才更重要。 文:凌梓鎏圖:電影劇照、網上圖片 ⚠️注意:以下內容含劇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_yPEuhz28 紀錄片《毛家》預告片 義工像在沙漠行走 《毛家》導演區焯文是狗主,拍過關於流浪狗的劇情片《毛俠》(2018),是香港少有的「動保(動物保護)議題電影」。《毛俠》雖小本製作,在動保界不乏迴響,有投資者提議導演拍續集,也有動保義工分享觀後感,指劇情片始終未能反映實況——區焯文有實際體會,例如沒錢弄特技化妝,已無法呈現浪浪的傷勢。於是他把心一橫轉拍紀錄片,展開《毛家》拍攝。 這部紀錄片在2019年至2023年間,追蹤動保團體「毛守救援」(下稱毛守)的拯救日常。由義工收到求助電話、趕往現場救浪浪,繼而安排牠們的醫療、日後的暫托及領養家庭,《毛家》都透過不同個案,讓觀眾了解清楚。浪浪由「無家」到覓得「毛家」,漫漫長路不易走,更未必成功,眼見義工全程同行,隔著大銀幕也感到當中的用心與疲憊。尤其是多個街上救狗場面,義工每每「要幫你,必先捉到你」,即使被蒼蠅蟲蠶食了半邊臉的狗,仍有爆發力狂飆逃跑。有片段見義工多番嘗試,卻捉不到餓扁的瘦弱狗狗,一句「如果今日捉唔到,可能(下次)係收屍」,盡是無力感。 浪浪眾生相是《毛家》主角,而貫穿全片的人物,是拍檔出動的毛守創辦人Kent哥(陸家捷)與義工Jinny。救援總艱辛又閉翳,但兩人的自然互動,為這部「慘戲」帶來唞氣笑位。例如替獲救浪浪改名,是微小的開心時刻(Jinny曾將流浪狗名為「賓治」,因牠下體需要治療);有人將救毛孩的Kent哥叫作「毛先生」,也引來戲院陣陣笑聲。在毛守狗舍,沒人領養的狗隻眾多,醫療費、心理壓力皆是重擔。Kent哥坦言,做救援義工像在沙漠行走,沒水源,走回頭又不是,只能誠惶誠恐地行下去。 老弱傷殘、沒人領養的狗隻眾多,毛守義工悉心照顧。(《毛家》預告片截圖) 毛守創辦人Kent哥(陸家捷)與義工Jinny。 「上面爆屎渠」世界full of shit 很多人看過《毛家》,都難忘Kent哥的「屎渠論」。他說義工如在低層執屎,而流浪動物的問題,其實是「上面爆屎渠」。「上面」即香港整個社會,屎渠一日不修補,再執屎也無法治本。《毛家》的內容,提醒大家浪浪有兩大源頭,其一是天生天養的動物沒絕育,自然繁殖;其二是貓狗因年老、病重、主人要搬家「上樓」等各式各樣的原因,而遭遺棄。 正如導演區焯文曾在影後談,提及動保人士經常引用的甘地名句:「一個國家的道德水平和偉大程度,可用人民對待動物的方式來衡量」。社會風氣與生命教育,是全民的事,Kent哥在戲中也直言,民間組織無法獨力「修屎渠」,動保應由政府推動。回應動保的社會性,《毛家》拍了新界東北發展區的地盤流浪狗,導演形容為「壓軸」部分。其時2022年,發展區內的志記鎅木廠面臨清拆,廠東擔心沒法再餵附近幾隻流浪狗,找Kent哥幫忙。毛守義工要在幾天限期內,嘗試設下天羅地網捕狗救狗,又設置圍欄,又擺水馬陣,人、狗埋身肉搏的場面,相當驚險。 看《毛家》便知,救援行動往往難以100%成功,盡力「救一隻、活一隻」已很好。導演在四年間拍攝超過40隻流浪狗,見證最終僅四隻被領養,毛孩找到好歸宿,展開新生活的片段,也收錄於戲中。對於人也好,動物也好,世界的確像條大屎渠,full of shit⋯⋯但偶爾看見一些生命,會願意救助另一些生命,至少讓我們在屎臭熏天時,仍感到一絲暖意——《毛家》就是這樣的一部戲。此片所有票房收入扣除成本,將全數捐給動物救援機構作慈善用途,又會否成為你入場的理由? ...
持續引領創意教育的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歷年來不同學系都積極將前沿技術融入教學,今年舉辦的年度創意盛事「2025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年度設計展」,匯聚年輕設計師,展出超過四百多項來自建築、室內及產品設計、傳意設計、數碼媒體和時裝及形象設計不同學系的傑出成果及參與項目,展覽首日更為大眾呈現沉浸式音樂劇「競藝匯演」,邀得資深電台DJ黃志淙博士參與演出,並與HKDI原創虛擬偶像Vi跨越時空合唱,透過科技與藝術的融合,帶領觀眾踏上以拍賣會為背景的藝術與愛情之旅。 文:過路人圖:過路人、HKDI (由左至右)演藝造型設計高級文憑學生李卓妍﹑音樂製作高級文憑學生樊思立﹑資深電台DJ黃志淙博士及數碼媒體學系高級講師李智健。 大膽嘗試,齊集四大設計學系 結聚學院四大設計學系,集合不同部門之大成,融合科技與藝術製作「競藝匯演」的音樂劇,數碼媒體學系高級講師李智健形容是個大膽的嘗試,前期準備功夫亦充滿挑戰,選擇以音樂劇的形式來呈現,就是希望能讓觀眾更容易投入當中的世界觀。「我們學院的設計領域包括時裝、珠寶、數碼媒體以及傳意設計,去年已曾就著不同部門的課程進行獨立演出,取得了成功的經驗後,今年就希望混合四大部門,一起認真來個大合作,但籌劃過程絕不簡單,因為每個部門涉獵的範疇都很廣泛,要將它們組合而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其實相當複雜。」 《競藝匯演》音樂劇集HKDI各課程之大成,前期花了不少時間與準備功夫。 去年開始與HKDI合作,並於HKDI創立的「V Music Library」中策展首場展覽的資深電台DJ黃志淙博士,亦為這次音樂劇獻出他的第一次,粉墨登場飾演劇中的畫家,並與HKDI數碼媒體學系的原創虛擬偶像Vi,跨越時空演出及合唱全新歌曲《畫你的光》。談及首次演出正式的音樂劇,還要化老妝戴假髮坐輪椅,黃志淙直言對他來說是個新嘗試,同時很高興能夠藉此跟不同學系的年輕人互動。「原本我以為只需要拍段短片,後來卻被邀請上台參與表演,既然如此,我就欣然接受了這個挑戰。其實我做了幾十年電台,上台擔任MC與打碟的次數很多,偶有做些話劇,但參與這種full production的音樂劇,真的沒有試過。說起來,我的女兒也有玩musical,我經常都會欣賞她的演出,看了很多年,這次終於有機會上台玩,雖然只是小小的參與,但我覺得整個故事很窩心。」 黃志淙(左三)去年開始與HKDI合作並於該校創立的「V Music Library」中策展首場展覽。 與HKDI原創虛擬偶像Vi同台演出,攜手演繹一段跨越時空的淒美愛情故事,同時鼓勵大家懷著勇氣與希望追尋夢想的信念,黃志淙表示自己在參與過程中,很深刻感受到整個創作團隊傾注的熱情與匠心。「雖然整部作品只有短短四首歌曲,但卻包含了團隊的無數心思與時間。我們不停開會磨合,才有現在的成果。像劇中MV裡面跳舞的那個年輕畫家角色,其實並非由我本人出演,而是創作團隊找了一個跟我差不多身高的男生,再數碼復修了我二十歲時候的樣貌,這些細節,他們都花了很多功夫。」 音樂劇除了邀得黃志淙首次參與演出,亦有HKDI原創虛擬偶像Vi與他合唱新歌。 課堂以外,寶貴經驗 正在就讀音樂製作高級文憑的樊思立,有份為這部音樂劇創作歌曲,也為黃志淙與Vi合唱的《畫你的光》編製了弦樂部分,他分享了自己當初如何從零開始,按照音樂劇的拍賣會主題,寫成開場的第一首歌曲。「當我知道音樂劇的場景與氛圍,首先聯想到三個關鍵詞,拍賣會、神秘、宏偉氣勢,然後就進行資料搜集,尋找與這些關鍵詞相關的音樂素材,再融入歌曲的創作之中。」 另一位有份參與音樂劇幕後工作,為劇中主要角色設計服裝的李卓妍,則是演藝造型設計高級文憑的學生。經過嚴格面試篩選後,她與另外五位同學在收到劇本的基礎上,就配合音樂劇的不同角色著手設計。「我們這次有跟production house合作,討論如何將那些衣服改動得更好,導師也有教我們如何因應角色的性格特質進行設計,而我負責的角色包括劇中的男舞者、女舞者與千金小姐。」 參與音樂劇的幕前與幕後,包括來自HKDI不同學系的學生。 ...
一年容易又中秋。當各大品牌小店也「超前部署」推出五花八門的月餅,作為精明消費者也要識得超前預訂,享受早鳥優惠。編輯部就為大家集合了13間高質品牌,要傳統口味嘅有蛋黃蓮蓉,要迎合年輕人市場嘅有煙韌麻糬夾心,還有近年大熱的杜拜朱古力開心果添,不論送禮或自用總有一間啱你心水!其中更有兩間香港人創立的品牌在英國設餅房,想送給在英的親友,就可以香港落單,英國直送。再特別一點,又可以揀花生醬口味月餅、台式蛋黃酥,亦有吞嚥困難人士都啱食的月餅。想方便的話,部分款式可於好生活網店一站式選購,一於快手落單,早買早享受!(以下資料為截稿前所得,各款式的銷售情況請以店家最新公佈為準。) ① Mirai Bakery|杜拜開心果冰皮月餅 成立於2020年的「Mirai Bakery」,每逢中秋的麻糬系列月餅都深受歡迎,今年設有兩款煙韌麻糬月餅,口味包括開心果麻糬及紫薯麻糬。還有大熱流心月餅系到,口味除了經典奶黃外,仲有榴槤及開心果添。在開心果熱潮持續下,今個中秋更特別推出杜拜開心果冰皮月餅,月餅外層是脆皮朱古力,包著意大利開心果醬。冰皮月餅限量發售,喜歡開心果的朋友記得預早訂購啦。 脆皮杜拜朱古力 $158(一盒四件) 特濃D24榴槤冰皮月餅 $158(一盒四件) 流心奶黃冰皮月餅、開心果流心冰皮月餅(各$128/一盒四件) 開心果麻糬月餅($158/一盒四件)、紫薯麻糬月餅($148/一盒四件) 訂購途徑:官方訂購表格出貨日期:10月3日至10月4日可自取 【Mirai Bakery】 Facebook:Cookieskitchenlimited Instagram:cookies_kitchen_limited ② 研香|升級版芝麻腰果露月餅 人氣糖水店研香開業三年,憑著特製精磨開心果露等五款糖水打響名堂,分店一間接一間。各分店的裝潢更以「人月兩團圓」的概念為設計元素。去年更首度製作月餅,與「望月」共同推出流心黑芝麻及流心開心果月餅,口碑甚好。今年再度聯手,當中的黑芝麻以全新姿態登場,以芝麻腰果露為靈感,提升至「黑芝麻流心腰果味月餅」。除了聯乘版本,研香自家也推出流心黑芝麻月餅4件裝及蛋黃白蓮蓉月餅4件裝禮盒,以上禮盒均在研香網站買得到。 研香 ...
最新 NEW //
更多 >
November 13, 2024
AndThen.hk

November 10, 2024
AndThen.hk

September 1, 2025
跟住學 LET'S LEARN

August 30, 2025
專欄COLUMN 自煮日常|Chobakery

August 29, 2025
跟住學 LET'S LEARN

August 28, 2025
跟住去 LET'S GO

August 26, 2025
跟住學 LET'S LEARN

August 25, 2025
跟住買 LET'S BUY

August 14, 2025
跟住食 LET'S EAT

August 13, 2025
跟住食 LET'S EAT

August 8, 2025
跟住食 LET'S EAT

August 4, 2025
跟住食 LET'S EAT

July 27, 2025
跟住食 LET'S EAT

July 21, 2025
跟住食 LET'S EAT

August 25, 2025
跟住買 LET'S BUY

August 18, 2025
跟住買 LET'S BUY

May 24, 2025
跟住買 LET'S BUY

January 30, 2025
跟住買 LET'S BUY

January 29, 2025
跟住買 LET'S BUY

January 26, 2025
跟住買 LET'S BUY

August 28, 2025
跟住去 LET'S GO

August 7, 2025
跟住去 LET'S GO

July 29, 2025
跟住去 LET'S GO

July 9, 2025
跟住去 LET'S GO

June 30, 2025
跟住去 LET'S GO

June 11, 2025
跟住去 LET'S GO

August 29, 2025
跟住學 LET'S LEARN

August 26, 2025
跟住學 LET'S LEARN

August 22, 2025
跟住學 LET'S LEARN

August 21, 2025
跟住學 LET'S LEARN

August 19, 2025
跟住學 LET'S LEARN

August 18, 2025
跟住學 LET'S LEAR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