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業潮席捲香港每一個行業,一句「生意好呀」,儼然成為了香港人反諷市道萎靡的口頭禪。經濟不景飲食業首當其衝,就連屹立多年的老字號都要敗陣倒下,本地小店生存空間愈見狹窄。土瓜灣美善同道蘇三茶室是間被蔡瀾大讚的家庭式料理小店,面對嚴峻的經濟環境及消費習慣的改變,這間口碑小店也將於9月23日鞠躬下台正式閉店。臨別秋波,老朋友紛紛到來吃最後的晚餐,在廚房忙到一頭煙的店主蘇三,對著久違了的座無虛席,心情反倒顯得輕鬆。 「一直以來都覺得食物是人與人溝通的渠道,開店初衷是想讓食客吃得開心,與喜歡吃的人結食緣,靜下心,細想十九年的點滴,才發現這間小店讓我得到很多知心的客人,嚴格來說也算是完成了最初開店目的了。」 在這間快將消失的小店中,大家都懷著無奈的離愁大吃大喝,悼念這將要消失的味道及人情味。 文、圖:onki 蘇三茶室傳出結業的消息後,小店每晚都座無虛席,舊雨新知聚滿堂。 吃要及時,離別的不止小店 壯士斷臂,下這個決定並不容易,蘇三說再不捨也得捨,只因現在的香港是看不到未來,「由今年4月開始就覺得市道變得太差,入夜後街上水盡鵝飛,試過整個星期有三個晚上完全沒有客人,就連我家的垃圾量都要比茶室還要多。作為一家食肆,沒有比這件事更羞家!即使在19年社會運動,之後再因疫情禁堂食,那時市道雖差但仍覺得值得守,對未來仍然有一個期盼,但情況到了現在是真的看不到轉機,那就要做一個理智的決定。」 茶室沒有華麗裝修也沒有打卡位,牆上掛滿蘇三女兒的水彩畫,一派老式作風。 小店式微,歸根究底,除了香港的營運成本高昂外,疫後港人習慣了早吃飯、叫外賣,減少外出用膳也讓小店經營更為嚴峻,「以前常有客人一大班人來飯聚,但這兩年少了很多固定的飯局,飯腳也由8個變成6個再變4個,然後漸漸也就不來了,後來才發現原來那些人都離開了香港。」少了大批熟客也讓她做得有點意興闌珊。 她也試過為小店生存而考慮過不同的開源方法,「有想過將自己的料理變成即食包,但原來小店商品難以爭取到在超市到上架,同時我的食物從開始就堅持不想添加防腐劑及味精等化學物,若做成料理包就會背棄了一直以來的堅持,倒不如就放棄了。」在只講求利益的商業社會,要在生存與擇善固執取得平衡,說易難行。 醉鴨肝多士是鴨肝醬以三蒸浸的荔枝酒來做,花足了心思。 蠔上蠔是蘇三老公的招牌菜,先將蠔打成醬汁然後淋在煎香了的珍寶蠔上,蠔味突出,佐酒佳物。 忙完午市,蘇三飯也沒時間吃,就要先處理晚市訂單。這道水冬瓜老陳皮燉乳鴿湯是眾多湯品中最講究燉製時間及火喉。 蘇三自己也想不到醉雞會成為最受歡迎的招牌菜式,肉質嫩滑得誇張。 雞有雞味並不是理所必然!小店不計成本,每日會到土瓜灣街市入手高質的冰鮮雞,怪不得吃起來肉嫩有雞味。 招牌菜式腐乳多士,被蔡瀾盛讚:「這種又簡單又美味的粗東西,別處也難找。」 紙上談兵,從開始就不被看好 主理人蘇三算是本地飲食界奇葩,在理工設計畢業那年正巧《飲食男女》開書,因喜歡文字,而當了飲食記者,卻又因吃過同事親手做的一個蘋果撻,發現要做出好吃的食物其實很簡單,最後決定裸辭開店。她從沒受過正統廚師訓練,但卻出於對食物熱血式的好奇,因緣際會當上一店之「煮」,一做就做了十九年,「小時候老師總會叫大家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那時做飲食編輯遇過很多厲害的廚師,自自然然對這個職業有無限的遐想,既然吃到好吃的食物能讓吃的人開心,某程度上也算是對社會作出貢獻,那就決定大膽地開一間菜式無局限的小店。」私家食譜製作出來的住家菜式不拘一格也不賣弄花巧,純以好味為大前題,來茶室的客人都是認同蘇三對食物的堅持。 自家製柑桔酒,小店賣的是無價的心機與手工。 店中不少食品都由店主蘇三自製,店內擺滿了就連她自己也忘記了的陳年釀造調味料。 ...
簡約旅行不僅是生活方式,更是人生哲理。我喜歡旅行的其中一個原因,正是行旅中之簡樸。出行只帶一件行李,方寸有限,取捨難免。日常生活認為是必備的事物,出門就要學會放下。簡約旅行即簡約生活,合併日常與旅遊。尋常背囊,即遠遊工具,衣著亦然。有人專門為旅行而買新鞋,出發後始覺不適,傷腳又傷心,徒添煩惱。 曾幾何時我對咖啡較執著,旅行時帶齊磨豆煮水工具,後來覺得太麻煩,飲即溶咖啡亦可。在家時我有冥想墊,感覺承托較佳,外遊時不便攜帶,其實坐在哪裡都能冥想。進一步說,就算認為家裏床褥最好(其實我房間沒有床,打地鋪睡),總不能連床鋪也帶去旅行吧。 以前聽過何東豪門家族去旅行時,甚至鋼琴也帶上,他家財萬貫,即使不要簡約生活,也總不可能帶上所有家當。出遠門始終要清減,取捨程度視乎行程遠近。當然,人生最後一程,萬般難帶,唯業隨身。 人生最後一程,萬般難帶,唯業隨身。(AI生成圖片) 欲簡約行裝,最好的入手方式,我認為不妨先選定背囊大小。人性傾向填滿空間,去家具店買幾個收納櫃,初時以為整齊,過不多時,總被填滿,像人的慾望。同理,不論背囊多大,最終也會塞爆。是以簡約之道,在於先限制背囊大小,再按其有限空間,自然學會抉擇。 筆者今年踏足多地,歐洲數國及尼泊爾等,期間使用的一個背包,背囊耐用為要,否則路上破損,修補麻煩。我使用的是美國製造的 Tom Binh Synapse 19,容量只有 19 升,用料紮實。我曾在敝作《不正常旅行研究所》(2019 年出版)跟讀者分享旅行物件清單,事隔多年,心態有變,最新的清單更為清減,茲列如下:(編按:可點擊以下連結重溫薯伯伯各件神器之介紹) 背囊:Tom Binh Synapse 19 + Hero Clip ...
每天上班下班,重複著營營役役的日常,以工作換取到個人薪酬,也許是不少都市人的寫照。然而,這是否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年輕女生Ella並不這麼認為。幾個月間,Ella從原本的全職IT員工身份,搖身一變成為獨立書店「長夢書店」的店主,所有與店鋪相關的事務全部一腳踢,雖然比以前辛苦,但能夠做到屬於自己的東西,並將喜愛的書籍與音樂融合一起。Ella希望這個地方能夠帶來更多不同交流,讓書店成為大家前來發夢的地方。 文化需要空間分享與傳播 原本從事IT工作的Ella,今年年中毅然辭職,決定要開一間以音樂為主題的書店,一方面是想從「朝九晚六」的上班形式跳出來,做回一些屬於自己的事,另一方面則是源於她對獨立樂隊的喜愛,將音樂跟閱讀的元素結合,Ella希望能為客人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我自己平日喜歡欣賞獨立樂隊的表演,最近九展的music zone又沒有了,我覺得音樂與書籍有文化上的共通點,都需要一個空間作分享與傳播,讓平時只會看書的朋友,或是只會留意音樂的人,也可以在這裡得到新體驗。」 Science Noodles是Ella喜歡的獨立樂隊之一,書店開業後Ella亦有與對方聯絡,並在書店派發他們的海報,吸引了同樣喜歡樂隊的人光臨。 開設書店後,所有事情全由Ella一個人打理,營業時間以外亦要為書店事宜費心,然而一切卻讓Ella感覺值得。「其實我很不喜歡返工的形式,覺得很侷促,然後做的東西又不屬於自己,只是因為賺到錢才繼續。現在開書店,雖然所有事情都要自己打理很辛苦,但我覺得更開心,對個人成長也得到滿足。」 書店滿佈Ella撰寫的書介memo,亦有因應書籍種類而出現的歌詞與歌名,Ella希望能夠為客人帶來親切感,讓聽開歌的人自有共鳴。 走進這間以音樂為主題的長夢書店,二、三百呎的小小空間,處處都可找到與音樂相關的元素,門口當眼處的展示架上,擺放著與廣東歌相關的刊物,以及不同獨立樂隊的寄賣CD,旁邊的music corner則包括不少關於音樂的書籍、海報、CD機、cassette機等,同時亦展示了店主的私家音樂珍藏。Ella希望藉此讓音樂與書籍融合在一起,讓客人有種目不暇給的感覺。「我希望這個music corner,可以擺放愈來愈多indie band的東西,或者任何音樂搞手,都可以在這裡進行宣傳,讓這個角落更加繽紛,給客人一種『哇,這裡欣賞得到很多東西的感覺』。另外,我亦放置了一個display box,全都是我自己的收藏,希望大家透過這些CD,看看是否與店主的口味合得來。有時客人看到盒內的CD,跟我說擁有或喜歡某張唱片,我也覺得很開心。」 在Ella悉心佈置的music corner裡,包括了不少關於音樂的書籍、海報等,同時亦展示了她的不少私家音樂珍藏。 除了與音樂相關的元素外,Ella認為作為一間書店,本地出版物同樣不可缺少。「雖然現在有跟不同獨立樂隊談合作,寄賣他們的CD、黑膠與周邊產品,但我覺得書店的主軸必然是書,基本書籍我都會儘量齊備,也會物色在香港出版的不同書籍。」 在書店門口的當眼處,擺放了不少獨立樂隊的寄賣物品,其中包括樂隊宇宙幽靈的首張EP,以及與漫畫家黎達達榮跨媒體合作的作品。 無須過份定義「夢」為何物 笑言自己喜歡發夢與思考的 Ella,覺得音樂與閱讀同樣充滿想像空間,每個人皆可對其有著獨特理解,因此書店取名「長夢」,希望前來的客人都可在中上環這個繁忙之地,找到片刻的喘息空間,以及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至於書店的英文名稱「Reverie」,雖然並非從中文直譯過來,但兩者卻有著異曲同工的意思。「Reverie的意思是遐想,我自己很喜歡的台灣樂隊deca ...
「蛋治哥」尼古拉斯基治以一個「怪」字令他至今四十多年的演藝生涯依然站得住腳。有人或批評他只有一招「歇斯底里」式演繹,當然還有他為還債,近廿年接下N套戲名也說不出的爛片亦為人詬病。但其實他「只此一家」的演出,遇上好導演、好劇本,其爆發演出實在不作他人想(好像《腐敗刑警》(The Bad Lieutenant: Port of Call - New Orleans)和《狂屠絕路》(Mandy)都是導與演不俗之作)。踏入花甲之年的他,其新作驚慄片《長腿》,製作成本約1千萬美元,但在北美開畫至今已累積逾7千萬美元的票房(全球更已超過1億美元),更被外媒譽為2024年最恐怖電影。有觀眾當作是蛋治哥回歸商業娛樂大片來看,但卻發現是「另一回事」,但這「另一回事」,其實也可看到導演奧斯查堅斯(Osgood Perkins)在超越驚憟類型的心思,亦看到蛋治哥別具慧眼而續走偏鋒的堅持! 文:Harrison圖:《長腿》官方提供、網上圖片 注意:以下內容含劇透 由懸疑變詭異難以捉摸 《長腿》的故事背景為上世紀九十年代,新晉FBI探員莉瑪嘉夢露(Maika Monroe飾)擁有超強的神秘第六感,因而奉命加入調查橫跨30年的連環滅門謀殺案。她由署名「長腿」的詭異信件展開調查,當完成一系列解碼,她發現所有遇害家庭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有一位14號生日的小女生。而當莉越作深入調查,有見謎團似乎將會解開之際,她意外發現「長腿」竟和自己的童年噩夢有著不尋常的連結……關於FBI女探員調查連環兇案的故事,《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一片相信已浮現於大家腦海中,而奧斯查堅斯也表明《長腿》的慨念也跟《沉》不無關係,但似乎他不是要觀眾重複欣賞典型荷里活驚慄片,結果影片在上半段在敘事上或會教人無所適從:女探員有著「神婆」光環,結果查案行事重直覺輕推理邏輯,懸疑性也大打折扣;而影片往後發展是,一切源於邪教,令觀眾有一種「乜都你講晒啦」的被騙而產生的不滿;加上導演不斷的技巧示範:懷舊的音樂興攝影、畫面比例變化、剪接上刻意「玩斷片」令觀眾摸不著頭腦;再加上節奏略嫌緩慢……統統或予人「玩嘢」之感。對於看慣荷里活娛樂大片的觀眾來說,一下子要適應這獨立製作,可能感到有點無所適從。 《長腿》中FBI女探員莉小時的經歷,竟跟她正在偵查的連環滅門慘案有著幕大關係。 ...
日本天才女乒乓球手伊藤美誠曾預言:未來將不斷遇上對手孫穎莎,孫將是她一輩子的勁敵。2024年法國奧運,曾勇奪乒乓混雙金牌的伊藤美誠在今屆奧運竟缺席國家隊,無緣與孫穎莎同卓較勁,伊藤的預言沒有說中,也令球迷大跌眼鏡。 伊藤美誠於2020年東京奧運前,世界排名曾一度攀升至第2位,目前她已跌出十大;日本乒乓聯賽揭幕戰的海報,亦找不到她的蹤跡。曾經是日本國民「打倒中國」的希望,頃刻消失在國民的視野,這位天才球員在東京奧運之後遇到甚麼苦難? 23歲球手寧當「推浪者」 我們回帶到今年2月5日,日本乒乓協會公布法國奧運代表隊名單,早田希娜、平野美宇雙雙入選奧運隊。奧運補選賽中,伊藤美誠在第6戰慘遭「滑鐵爐」敗陣。國家隊名單中沒有伊藤美誠的名字,「球壇Ace」落選的消息震驚球壇。 奧運缺了伊藤美誠,日本隊依然信心滿滿,女單的希望落在「重炮手」早田希娜身上,可惜早田在準決賽對戰「一姐」孫穎莎前夕,左臂受傷慘負0:3,只能飲恨奪銅牌,與伊藤美誠上屆奧運同成績。 在千禧年出生、國內被喻為「黃金時代」乒乓女將早田希娜與平野美宇在今次奧運未能實現「打倒中國」的夢想,球迷除了關心日本隊,亦心繫一位不在球場的運動員:伊藤美誠還好嗎? 落選後,她在記招的豪言壯語,並沒有忘記當初打乒乓球的「唯一對手」:「未來我希望世界排名高一點,想增加參加與中國選手對賽的機會。」而有關她退出球壇的謠言亦不攻自破。 伊藤美誠本身與16歲的張本美和並列國家隊第三選擇,國家隊教練二選一的情況下選了張本美和。當伊藤美誠得悉是由張本美和上陣,含淚說:「如果是張本美和,我會接受。」23歲的伊藤美誠寧願當日本隊的「推浪者」,也不想坐冷板櫈當後備,甚有大將風範。 本周六(24/8)開幕日本乒乓球聯賽(T-League)找不到伊藤美誠的身影。 東京奧運後消失人前 日本乒乓球聯賽(T-League)8月底開賽,球星如雲的T-League海報中獨欠伊藤美誠,她好像在球壇消失了似的。分析伊藤美誠走下坡的原因之前,我們先了解日本乒乓球壇一貫以來的「造神」之路。 多年來雜誌、電視台每逢中日乒乓球賽對壘,均以日語「打倒中國」為大標題,製造假想敵。中國是每一個日本乒乓球手的潛在對手,他們朝思夢想也是鑽研如何打倒中國球手。日本運動員的熱血情節就好似武俠小說,學功夫的捷徑就是上少林寺學藝。因此由千禧年代日本愛將福原愛開始,日政府也會派精英少將赴中國集訓,此亦為中日外交的橋樑,當年國家主席胡錦濤也曾跟福原愛打乒乓球。 日本與中國舉國體制不同,培訓乒乓球人才是靠地方球會支撐。伊藤美誠、平野美宇同樣由地方乒乓球會(或稱俱樂部)支撐,她們三四歲便開始接受訓練,在地方錦標賽二人均以小學生身分打贏中學生,自此天才之名不脛而走,伊藤美誠率先跑出,2016年以15歲之齡參加奧運。自中國於2017年禁止日本球手加盟乒超聯,伊藤美誠就成為最後一批到中國短暫學習的女球手,她失去了到「少林寺」學藝的機會,集中在日職聯的賽事。 成也「打倒中國」敗也「打倒中國」 天才球員不負所望,2021年東京奧運,伊藤美誠與男乒乓球手水谷隼聯手上演一場「逆轉勝」,歷史性奪得男女混雙金牌,實踐「打倒中國」的第一擊。 東京奧運之前,伊藤美誠身上結合日本運動漫畫的元素 —— 青春、熱血、拼勁與希望,她自創必殺技「旋轉發球」,殺過不少中國球手措手不及。鋒芒畢露的伊藤美誠很快遇到挫折,東京奧運之後中國球手針對她的強項練習,而她的同齡選手平野美宇也開始針對伊藤的打法,破「旋轉球」的絕殺,平野同時練習靈活多變的扣殺,現今已脫變成可與中國選手匹敵的猛將。 「重炮手」早田希娜則利用的她的身高優勢,東京奧運後重點鍛練力量,一改過去跟中國選手短打的策略,乾脆與中國球手打長打、追求力度與爆炸力。早田希娜於今年世界乒乓錦標賽歷史性為日本奪得女單銅牌,大放異采,可見這位後起之秀所下的苦功,漸漸收成正果。 東京奧運伊藤與大哥哥水谷隼歷史性奪男女混金,相擁一幕令人難忘。(NHK截圖) ...
Kori Song 藝術家,專欄插畫師,繪本創作者。繪畫是我說出的一字一句,文字是情緒的出口,每一天都在學習生活,愛,放手。www.korisong.com IG: www.instagram.com/korisong (畫) www.instagram.com/rainintoloharbour2022 (字) FB: www.facebook.com/korisongillustration 拉動箭咀以閱讀⤴️ Aug 2024 慢慢 叮叮真是很慢,我每次坐上去都有點後悔為什麼要坐這麼慢的車,現在回憶起才覺得那種慢是港式的浪漫。如果叮叮還可以好像一百年前一樣沿著海岸邊行駛就更好了,無奈城市的高度發展接不住它的慢, 這畫面只好靠想像了。 一個人生活兩年後發現現在要我快我也快不起來了。 最近每週去社區花園跟八十多歲的公公婆婆學種植,上星期親手埋下的種子,這星期長出小芽;上次種下的生菜,這次再來葉片長大一點⋯⋯種植真的是讓人很有存在感的一件事,生命的變化讓慢慢的過程變得有意義。人越大越明白世間任何事和人都有各自的時間,與不同人和事的相遇都是因為剛巧我們重疊在時間軌道上的同一個點,慢慢的,因為不同的速度又拉開了距離;又或許,剛好遇上了相同速度的人和事,他(它)們便長久了存在於我們生命中了,例如遇上終身興趣的機率並不高於遇上終身伴侶。 人生就是通過遇上不同人和事去相互學習,如果你覺得這一趟沒學到什麼,也許那是對方從你身上學習的單元。 叮叮的存在也許是要告訴我們無論哪條路,慢慢走也很好,畢竟沒有哪條路是白走的。 From ...
最新 NEW //
更多 >
September 10, 2024
跟住食 LET'S EAT
September 7, 2024
專欄COLUMN 自煮日常|Chobakery
September 3, 2024
跟住學 LET'S LEARN
September 2, 2024
金薯物語|Pazu薯伯伯
August 31, 2024
吐露港的雨|Kori Song 專欄COLUMN
August 30, 2024
跟住買 LET'S BUY 跟住食 LET'S EAT
August 30, 2024
跟住食 LET'S EAT
August 10, 2024
跟住食 LET'S EAT
July 31, 2024
跟住食 LET'S EAT
June 11, 2024
跟住食 LET'S EAT
June 5, 2024
跟住食 LET'S EAT
June 3, 2024
跟住食 LET'S EAT
August 30, 2024
跟住買 LET'S BUY
August 20, 2024
跟住買 LET'S BUY
August 19, 2024
跟住買 LET'S BUY
August 9, 2024
跟住買 LET'S BUY
April 3, 2024
跟住買 LET'S BUY
January 26, 2024
跟住買 LET'S BUY
August 17, 2024
跟住去 LET'S GO
June 25, 2024
跟住去 LET'S GO
June 12, 2024
跟住去 LET'S GO
May 30, 2024
跟住去 LET'S GO
May 6, 2024
跟住去 LET'S GO
April 22, 2024
跟住去 LET'S GO
September 3, 2024
跟住學 LET'S LEARN
August 28, 2024
跟住學 LET'S LEARN
August 5, 2024
跟住學 LET'S LEARN
August 3, 2024
跟住學 LET'S LEARN
August 1, 2024
跟住學 LET'S LEARN
July 25, 2024
跟住學 LET'S LEA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