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是連小學生也能倒背如流的廢物回收口號。今時今日,推行環保生活是為全球大勢所趨,香港的三色回收箱卻屢被指形同虛設,不少市民更曾親眼目睹清潔工人將回收物倒入一般垃圾桶,自此對環保灰心卻步。
官方配套落後多時,到了「抗疫之年」,終於出現轉機。環保署近月積極嘗試建構大型社區回收網絡,一口氣在全港18區開設22個「綠在區區」回收便利點,裝修風格、配套設施皆使人眼前一亮。記者就親身來到位於上環修打蘭街的「綠在上環」回收便利點,帶大家一探究竟!
文:Tiffany
圖:Tiffany、各個「綠在區區」Facebook專頁、大嘥鬼 Big Waster、wanbo_hk、大便妹,學環保。

綠在區區|8大類回收物品
話明係「回收便利點」,最重要的當然是裡面的回收設施。現時,所有便利點皆最少接收八種回收物,種類可算歷來最多,當中包括:
- 紙張
- 紙包盒
- 金屬
- 塑膠
- 玻璃樽
- 慳電膽及光管
- 充電池
- 小型電器
- 「四電一腦」(即冷氣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影印機、掃描器和顯示器)
便利點回收箱採用開放式收集口設計,方便大家投入大量回收物,並大致沿用「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綠玻璃」區別不同物品種類,算頗簡潔易明。收集口下方還會列明「可回收」和「不接受」的物品款式,相信有效改善常見於街頭回收箱的錯誤棄置問題。
而記者到訪的「綠在上環」店舖面積較大,設有位置讓工作人員即場處理回收物,直接運送至回收場;面積較小的便利點則會交由專人收集和處理回收物,才再運到回收場。



每間「綠在區區」回收便利點皆由環保署委聘不同非牟利團體營運。如若大家看過指示,仍不確定能否回收自己手上的物品,不妨即時請教在場職員,新手也不用怕揦手唔成勢。


裝修配套 簡潔統一
不難留意的是,「綠在區區」正以「社區回收品牌」的模式營辦回收便利點,外牆總會有大大個由「綠」的諧音「6」(「6」同時與「Green」字首「G」形狀相近),加上簡化循環再造標誌「♻️」設計而成的商標;又一律採用了透明玻璃外牆和大門,讓人從外看見裡面的設施,增加街坊入內回收的意欲。



除了收集回收物之外,不少便利點還嘗試擔當凝聚和教育街坊的角色,以桌椅營造社區共享空間;某些更劃出活動室,為舉辨環保公眾活動作準備。


為了吸引更多大眾養成回收廢物的習慣,「綠在區區」最近還推出了積分卡計劃;大家只要提交兩公斤以上的回收物,就可以領取一張「綠綠賞」積分卡(個別回收便利點新開張時期內只需一公斤)。
此後每次持卡回收,就能賺取相應積分;積分可以兌換調味料、飲品、粉麵、廁紙、毛巾等禮品,非常實用和生活化。官方更強調機制「只認卡不認人」,無須儲存任何個人資料。



夜間照收 另設街站
不過,最理想的回收習慣,當然是能夠隨時隨地回收家中和手上的廢物;無奈「綠在區區」回收便利點只開朝九晚七,恰好撞正大家平日上班上學的時間。各個便利點就為此增設了「夜間自助回收箱」,務求全天候收集大家的回收物。
另外,他們還在逾百個回收設施匱乏的住宅範圍,以每週定時定點街站形式,設立「回收流動點」,令回收變得更加便利。想知自己附近的「回收流動點」何時出沒,就要捕實相應的「綠在區區」Facebook專頁了。
😁一月份街站!
Posted by 綠在西營盤 Sai Ying Pun Recycling Store on Sunday, 27 December 2020
光鮮有序 是進是退?
開完一間又一間,大眾對「綠在區區」回收便利點又有何看法?本地環保知識網誌wanbo_hk主理人就指,身邊朋友、網民大多贊同「綠在區區」比舊有回收設施更有系統,便利點內外企理乾淨,不再「似垃圾站」,的確是最能直接吸引大眾實踐環保的誘因。
對於過往每個屋苑都有回收箱,現在卻要橫跨幾個街口,甚至乘車才能到達便利點,她認為這可說是回收網絡的退步;但當三色回收箱徒有其名已成事實,「綠在區區」至少能夠保證回收物會被妥善處理,也算是一大進步。
不過,不時在Instagram教導網民分辨常見塑膠物品類別的她,曾經聽聞有些便利點分有1、2、4、5、6、7號膠收集箱,有些就只以「膠樽」和「其他塑膠」分類。她認為官方應該善用號碼分類機制,在日常生活中達致環保教育。
而累積逾17,000人追蹤的「環保生態日記」大便妹,學環保。主理人就樂見「綠在區區」填補城內一直空缺的回收設施位置,但認為會專程到便利點回收的,仍只是少量「非常有決心的人」,受眾有限。
因此,她再三強調,從大眾每天途經的屋苑回收箱著手改善回收設施,方能長遠維持成效;亦唯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配套,才是真正的環保。
有指「綠在區區」租價不菲,大便妹就認為,在成功達致源頭減廢之前,不論處理回收物,還是一般垃圾,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金錢。雖然「不爽」設施大量耗費,但相比處理垃圾需要的資本,已算可以接受。
🚩為什麼就是沒有升格我家樓下的回收箱?😭 幾年前開始有了綠在區區最近又有了回收便利點 (更更早就有社區回收網絡可以回收玻璃膠電器) 早陣子環保署高調說接管街邊1,800套回收箱 加大了回收量又增設通報機制希望回收成效更高 種種跡象都說明了…
Posted by 大便妹,學環保。 on Monday, 28 December 2020
無論如何進退,假使「綠在區區」可以推動大家為環保踏出第一步,相信這樣已是很足夠。
綠在各區回收便利點 資訊專頁及地址
港島 | |
綠在西營盤 | 西營盤第一街113號地舖 |
綠在上環 | 上環修打蘭街16號榮興商業大廈地舖 |
綠在天后 | 天后電氣道13-41號凱旋大廈地下M及M1地舖 |
綠在鰂魚涌 | 鰂魚涌英皇道1010-1056東匯坊130及111號舖 |
綠在田灣 | 香港仔嘉禾街15號順豐大廈地下1及2號 |
九龍 | |
綠在紅磡 | 紅磡蕪湖街83號地下1A及1B舖 |
綠在土瓜灣 | 土瓜灣炮仗街93號喜築地下D號舖(新山道入口) |
綠在大角咀 | 大角咀塘尾道27-41號百勝大廈1-3號地舖 |
綠在長沙灣 | 長沙灣青山道468號ONE NEW YORK地舖 |
綠在寨城 | 九龍城獅子石道48號地舖及一樓 |
綠在新蒲崗 | 新蒲崗彩虹道98-100號新蒲崗大廈地舖 |
綠在裕民坊 | 觀塘物華街19-29號群星大廈地下H號舖 |
新界 | |
綠在寶琳 | 將軍澳寶琳欣景路8號新都城中心二期G19舖 |
綠在大圍 | 沙田大圍積福街102-108號天寶樓地下1號舖 |
綠在大埔墟 | 大埔廣福道51-59號中嘉閣地舖 |
綠在石湖墟 | 上水龍琛路16號地舖 |
綠在粉嶺 | 粉嶺百和路88號花都廣場1樓A111號舖 |
綠在葵涌 | 葵涌石蔭路135-147號葵寶大廈低層地下01及02號舖(梨木道入口) |
綠在路德圍 | 荃灣青山公路荃灣段289-301號昌華大廈地下14號舖 |
綠在新墟 | 屯門新墟屯門鄉事會路4-26號明偉大樓地下12號舖 |
綠在元朗墟 | 元朗安樂路13-33號遠東發展元朗大廈地下3-8號舖 |
離島 | |
綠在梅窩 | 大嶼山梅窩梅窩碼頭路10號銀礦中心大廈地下D舖 |
回收環保站 資訊專頁及地址
港島 | |
綠在東區 | 筲箕灣愛信道30號 |
九龍 | |
綠在深水埗 | 深水埗通州街339號 |
綠在觀塘 | 九龍灣常怡道27號 |
新界 | |
綠在沙田 | 石門安平街10號 |
綠在大埔 | 大埔大華街25號 |
綠在元朗 | 天水圍天華路65號 |
綠在屯門 | 屯門屯義街9號 |
綠在葵青 | 青衣担杆山路12號 |
離島 | |
綠在離島 | 大嶼山東涌松滿路1號 |
即將開張 | |
綠在灣仔 | 灣仔運盛街6號 |
綠在西貢 | 將軍澳寶琳里3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