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

消失的地名:中環卅間傳說

上環半山那些奪命長樓梯,是把社區串起的血管,同時也是一條結界般的隧道,把下面大馬路照漸漸割開,往山上跑,未發展的痕跡仍在,有一點蛛絲馬跡,可以尋找已被淹沒的香港歷史。包括屬於每個社區的傳說:開埠初期的維多利亞城,所謂華洋雜處、商業重地,而教科書沒有告訴我們的,是一個因戰亂而生的社區——「卅間」,幾乎聞所未聞的一個地名,消失於現代地圖。

曾經訪問幾位「城西關注組」與「中西區關注組」成員,50年代住在中環的街坊,習慣不叫街名,直接把上環半山一帶稱為「卅間」。

三十間代表甚麼?

傳說開埠初年,香港島沿岸建有三十間房子,晚上點燈,替船家導航引路。更可靠是舊報紙的文獻記錄,早至1920年,當時已出現「卅間」(即必列者士街)這種說法。假設要容納三十間民房,一字形排開,找遍中上環,惟獨必列者士街可以。

而卅間由最初一條街道,漸漸發展成社區,是因為戰亂:二戰時期中上環被炸至一片頹垣,1947年華人社區成立「卅間復興委員會」,居民與殖民政府商討重建,興建大量唐樓,提供住所。於是1949年起,必列者士街和周邊的橫直街道開始重建,樓房落成,街坊遷入,新社區成型,也就有公共設施的必要;比如1953年落成的必列者士街街市,就因應社區需要而出現。

當年卅間的範圍,約以必列者士街為重心,涵蓋士丹頓街、城皇街、華賢坊西、永利街、中和里與佐治里等。可以想像,後來樓房因社區重建而消失,樓去人空,就連「卅間」這地名都逐漸淡出。華賢坊上沿樓梯豎立的唐樓群,以及必列啫士街的數幢舊樓,就是卅間留下的建築證據。

更明顯的線索,是士丹頓街62號「中區卅間街坊盂蘭會」,已有過百年歷史的組織,當年俗稱「咕喱館」,特別注重傳統節慶,直到現在仍會舉行盂蘭勝會。

卅間本來為平民安居樂業而建,撇除社會意義,它同時留下當年民房建築的美麗。

1955年是唐樓發展的分水嶺,在這之前落成的樓房,沿用30年代建築法,像士丹頓街88至90號的唐樓,梯間留有通風槽,清楚見到屬於特定年代的建築規定。拾級而上,破落唐樓,細看各有驚艷:鐵枝鈎成的露台,部分設有盆栽位;樓房結構糅合東西方建築特色,四面通窗,面向後街是圓拱形小露台,極盡優雅。

原屬卅間範圍的唐樓,早已拆得七七八八,除了當年因《歲月神偷》而幸獲剔出重建範圍的永利街及必列者士街街市,其餘的都因為「H19」項目而等待重建。至2018年,政府宣佈H19會改以活化方式代替重建,靜靜站在樓梯的唐樓,命運終於逆轉,雖然結局仍未可預料,有待觀察。

卅間消失,卅間猶在。

建築是城巿外衣,一石一柱一磚一瓦,都是拼圖。脫掉外衣,街道蒼白,憑甚麼去說香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