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tchan香港製造feature

中環製造 最後的小學雞

有時回過神來,才知沿路失去幾多。一本硬皮筆記簿,尋常如此,可以成為某種香港文物。資深文藝青年不可能沒有印象,La Jeunesse,2006年春天成立的文具品牌,香港設計。

不過十數年前的事。其時這練習簿在油麻地kubrick上架,Cats and dogs are not for b(eating),叫人會心微笑,封底印著類似九因歌,少少幽默,少少舊textbook的老套優雅,輕易讓人失守,成為多少青年的生活道具。

只是當時並不知道,這本生產於2006年的練習簿,賣的不獨設計,還有最後一代香港製造——地理位置再準確一點,那是中環製造,名副其實的made in Central。

千禧初年,香港印刷工業已經步入式微,而中上環仍存少數還未結業的印刷工場,比如活字印刷(letterpress),燙金,印刷品釘裝等,多屬家庭式經營。

時間線再推前一點,戰後五十年代末,中上環滿佈洋行及報館(最有名的《華僑日報》及《中國日報》等,舊址均在該區),因而養活超過一百間印刷廠、紙行、燙金、電版、油墨、燙金、電版等相關行業。

翻查統計處資料,六十年代香港共有六百多家間印刷廠,七十年代急增至千五家,從業員接近二萬,可以想像那盛況。大家熟悉的永利街,短短一條小街的距離,當年便曾出現超過十家印刷廠。

La Jeunesse的練習簿,就是把握夕陽的最後一刻做出來,沿用六十年代的古老方法去生產千禧年代的設計。這一家做燙金,另一家做活版印刷,第三家以人手把書簿釘裝,不同小店負責一小部份工序,逐本逐本地生產,全都發生在老街地舖,或者唐樓樓上。

今日你會覺得這樣做文具,很文青也很職人,腦裡浮起是日本工匠的唯美畫面;而La Jeunesse創辦人及設計師Benedict給你真相:「打大赤肋,跟印刷行的師傅流住汗去做,大熱天時,場面非常倒胃。」

那是文青二字未被廣泛使用的年代,香港手作未成氣候,於是La Jeunesse的焦點,當年落在設計如何精美,背後的社會意義與份量,難免顯得失色。

然後十四年過去,一晃眼印刷工廠消失人間,剩下的紛紛轉用電腦,或者集中保育推廣letterpress印刷,中上環摩登依然,只是有些東西不會一樣。

「當年幫我做燙金的店,就是現在PMQ對面的位置。」Benedict補充。那位置現在成為豪宅,地舖是日系文青咖啡店。

接近二十年前的設計,它本身已經沉澱出另一種舊,一種值得收藏,需要收藏的美好。La Jeunesse是法文,翻譯過來是the youth,人與事物會衰滅,然而青春永不會老。

練習簿自當年下架後,已經所餘無幾。前陣子Benedict把最後一批交到小店寄賣,並悄悄留下數十,真正倉底中的倉底,基於一個浪漫念頭:「等待廿年後,三十年後,可以有後生來清我的倉,到時再賣。」然後國安法突然來了,他的想法改變。「原來那一天根本不會出現。」最後的存貨,當時的產物,就在今天散去,讓人發現,擁有。

唯有此刻,才是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