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女孩》舒淇首執導演筒| 半自傳故事 療人療己

有觀眾覺得演員「演回自己」是最容易的事情,但事實上要將自己真實一面、包括傷痛、陰暗等呈現眾人目光下,在著重演出技巧之同時,還需要勇氣。同樣,自編自導自身不快經歷,必有一重心理障礙。從影已有三十年的舒淇,與她丈夫馮德倫一樣演而優則導,首次編導長片《女孩》,在多個影展中一鳴驚人,電影更於釜山國際電影節贏得「最佳導演獎」,足證舒淇的導演才華。《女孩》是齣帶半自傳色彩的電影,展現了導演的童年往事,亦為所有曾遇不快的女性發聲,舒淇這次自療的創作旅程,也為不少女性帶來鼓勵!

文:Harrison
圖:《女孩》官方提供、網上圖片

注意:以下內容含部分劇透

從最熟悉的開始創作

說回《女孩》的源起,不得不提舒淇的恩師、老拍檔侯孝賢導演。當年侯孝賢曾問她有沒有想過當導演,舒淇曾以為他只是開玩笑,但兩年過後再經侯導提問,她意識到他是認真的,於是便著手成為「舒淇導演」,但首次當電影編導卻苦無題材,最終又有侯導提議她拍最熟悉的東西,可從自身故事出發,最終《女孩》就此誕生。

《女孩》講述小女生林小麗(白小櫻飾)在迷惘中長大:父親(邱澤飾)酗酒愛動粗,母親阿娟(9m88飾)受盡委屈但常將情緒發洩在小麗身上,這一切令小麗渴望逃離黑暗,直至她遇上生活自在的插班生李莉莉(林品彤飾),小麗從其身上感受到世界仍有希望,但她的想法卻觸動了阿娟埋藏已久的創傷,兩母女都對自身狀況感到無能為力……

關於家暴的故事,大家或看過不少。曾受家暴影響致「沒有童年」的舒淇,小時與父母及弟弟一起生活,苦多樂少,父母動輒打罵她而令她在15歲時便離家出走。《女孩》的林小麗,就是舒淇的化身,要把自身痛苦經歷展現人前,已是一件艱難的事情。舒淇前後合共花了10年時間完成這劇本,不斷修改,由其是結局的處理,更是重寫又重寫,最終完成了這個七分虛構、三分取才自個人經歷的《女孩》,有著不少觸動人心之處。

邱澤飾演的父親與歌手9m88飾演的母親阿娟由相遇至組織家庭,跟幸福的距離越來越遠,令兩個女兒承受更大的不幸!
常遭父母無理打罵的林小麗(白小櫻飾),還要面對妺妹(賴雨霏飾)的任性及不體諒,其童年真的絕不快樂!

重拾大師昔日樸素之風

既然是受侯孝賢啟發、鼓勵當導演,舒淇在《女孩》的表達手法、意象,有部分確有著侯導昔日「足跡」:首先在《千禧曼波》開首舒淇漫步的基隆中山橋(現有很多人稱為「舒淇橋」)於《女》中再度重現;由書包飛出來的紅氣球,更明顯是向候導執導的法國片《紅氣球》致敬;少年男女在山路上踏單車的情景,亦教人想起《南國再見,南國》……因此有評論指舒淇根本是在臨摹侯考賢。但認真觀看,便會發現她為這些「倒模」場口賦予深一層意義。侯導因健康理由而不能再當導演,《刺客聶隱娘》大有可能是他的最後作品,而觀乎他近年的導演作,好看之外卻又似過於工整、斧痕鑿鑿,失去了他上世紀大部分作品的樸實無華,舒淇在某些場口的處理,正重拾侯導,甚至從前台灣電影那樸實之風,同時她在影象處理確有不少深層表達,例如小麗與妹妹在「舒淇橋」行走時,陽光如受霧霾影響般變得昏黃,加上橋的兩旁滿置鐵絲網,小麗如困在籠中,受家暴影響難有自由。

除了場面運用別出心裁,在敘事上舒淇亦有不俗的處理:開首小麗與另一不知是誰的少女各自的經歷,原來後者是阿娟少時的不幸遭遇,及後敘述阿娟遇上邱澤飾演的父親的經過,或有小麗常受父母折磨的原因,有明示、亦有暗場交代,帶點懸疑的處理,為全片帶來追看性之餘,亦是舒淇信任觀眾的一種表現。

阿娟年少時的不快經歷,令她留下嚴重心理陰影,只會「認命」而不敢反抗。

女角對照寓意深遠

《女孩》表現最出色的地方,就是對幾個女角那深情溫厚的筆觸,再加上角色之間的交流,互相觀照,在女人之苦、童年之不快等題材加深了描繪。阿娟自身屢遭不幸,當已為人母更不能改變命運,每看著小麗之苦猶如看到昔日的自己,既觸動自身不快神經而十分憎恨女兒(其實也是憎恨自己),但同時又想好好保護她,免重蹈其覆轍,這矛盾處的描寫教觀眾看得心痛:阿娟為小麗送便當至學校,同時為小麗「加餸」來一記耳光;阿娟偏愛細女,對大女小麗總是十分嚴苛;至後來阿娟為小麗作出的安排……每一刻都展現出阿娟的複雜心情。

至今為最年輕的金馬影后林品彤在《女孩》飾演的插班生李莉莉,亦是一個關鍵角色。她與小麗因名字發音相近,往後就此有說不盡的話題,小麗更跟她一起逃學,一起到KTV,小麗抽了第一口煙,更與莉莉跟從陌生男孩遊車河,此等被視為不良的行為,卻讓小麗體驗了自由的可貴,可說是全片她最愉快的場口。莉莉家境不俗,曾在美國生活,卻因父母離異,自身沒有選擇而一樣愁苦。童年生活,各有各艱難!

《女孩》既是舒淇半自傳式作品,更是鼓勵曾受創傷的女性勇敢面對將來的電影。歷年沒多大改變的「男尊女卑」世界,有些女性或曾面對戲中角色的不幸(受家暴創傷,亦有如阿娟在外工作受性騷擾等),這齣電影,或可讓她們了解應作怎樣選擇,在藝術層面以外,《女孩》更是一齣療人療己意義之作。

小麗面對母親的喜怒無常,時刻活在恐慌中,但她亦明白母親也受盡心靈及皮肉之苦,而予以體諒,甚至勸告母親應跟父親離婚。
插班生莉莉(林品彤飾)的出現,為小麗帶來啟發,讓她感受到自由的一刻。

還有可進步空間

即使老練的導演,其作品也總有瑕疵,更何況是新手?所以縱觀全片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影片某些場口帶有魔幻味道,卻非點到即止,但就是每到可有發揮的空間,卻即平實處理,導致那些魔幻元素像變得多餘(但父親欲將手摸進帳篷的一場,確拍出驚慄感);而小麗成年後的志願選擇,在全片卻又從沒交代她少時為何對這志願有興趣,其實藉此再交代她人生方面可有更多發揮空間,致最後的處理來得較突兀;還有父親後來的境況、小麗長大後與母親再會面,處理也太一廂情願,也少了留白空間;找來歌手9m88飾演母親阿娟一角,也是不俗的嘗試(其實舒淇起初也想飾演這母親角色,但在專注創作的過程令她分身不暇,而長達十年的構思,也有感自己已錯過最佳的演出狀態,最終找得9m88飾演這角色),事實9m88與白小櫻的對手戲確觸動人心,但整體看來這媽媽角色就是怒火有餘,但那種委屈、滄桑感就是欠了一點點。

不過整體來說,舒淇這處女導演作是合格有餘,在關於家暴這題材之處理,特別是光影及音樂的配合(余靜萍的攝影、林強的音樂應記一功),做到不落俗套,自有觀點,而得觀眾共鳴,她確有朝導演路進發的潛質!

小麗每天如常上學,在同學表前表現若無其事,但內心其實承受無限壓力。
阿娟對女兒的態度複雜,但其實是為了小麗避免重蹈自己少時的不幸。
跟朋友談起由邱澤飾演這酗酒、暴躁丈夫、爸爸會否太靚仔?但得出結論是又壞又靚仔的男人才得女性歡心!該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