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介動畫電影《世外》,可列舉很多亮麗賣點,例如它是繼廿多年前的《麥兜故事》,首部再入選「動畫界奧斯卡」法國安錫國際動畫影展的香港作品;又例如,它獲今屆金馬獎三項提名。當初編劇兼監製Polly(楊寶文)籌拍《世外》,並沒計算這些名利,她甚至從未涉足動畫製作。「我是很純粹地,想寫關於放下anger的故事。」
《世外》談輪迴、怨念、心結,與Polly的經歷有關。世界很壞,但她相信人性有善意。「《世外》在法國影展首映時,有觀眾跟我說,他一世都會記得『你係善良嘅,只係你忘記咗』這句對白。嘩,我真的哭了出來!這句正是全片重點。」
文:凌梓鎏
圖:凌梓鎏、《世外》劇照


釋懷後 很想安慰其他人
在戲中,「世外」是人死後,由「靈守」引領去投胎的空間。靈守小鬼遇上小妹,她心結未解,一旦被忿恨支配,會變成怪物摧毁世界。但小鬼深信她能放下執念,決心守護她一千年,一起經歷前世今生。《世外》要透過小妹,表達眾生的愛恨情仇,皆由累世因緣造成,殊不容易,電影更費時七年製作。驅使Polly拍《世外》,始於她對人性的思考。

Polly做電影編劇與監製多年,曾在北京工作,「那時我住處樓下的十字路口,沒紅綠燈,每天有四方八面的車和人衝過去,我看見很多anger,甚至有人拿棍砸毀其他車,怎會這樣?」那些年,她更經歷外婆和祖母去世,還有親如弟弟的年輕好友,因心臟病猝逝。「年輕人走了,你會覺得他未活夠。他去了哪裡?」《世外》小妹的心結,正是「我細佬唔見咗」。
未能釋懷的Polly,讀到一位美國精神科醫生的著作《Many Lives, Many Masters》,談及病人在催眠下,勾起前世記憶。「有聲音告訴她,『你今世放不下的課題,下世要繼續學習』,這句話click中了我。」後來Polly在日本小說《千年鬼》了解憤怒的本質,決心把它改編成《世外》。「關於生命有什麼價值,這兩本書給我很多安慰,令我很想寫《世外》,去安慰其他人。」
她笑言最初打算做實拍電影,卻怕《世外》會變「鬼片」,想到日本動畫名導今敏的電影,能深刻描繪人性,啟發她改為拍動畫。作為資深電影監製,Polly深諳市場計算,明明鮮有人做港產動畫長片,她不拍太冒險?「幾年前開戲已很難,現在觀眾沒什麼觀影耐性,你看那些『一分鐘網劇』很賺錢,但我不想也不懂做。我想拍的題材,反正不易賺錢,那何不嘗試我完全沒做過的動畫?我有好奇心,而且想創作對世界有意義的作品。」


人性可怕 但總有善良「小鬼」
香港缺乏動畫產業,《世外》誕生之路,可謂自行摸索出來。Polly說:「雖然很難,但《世外》一直讓我碰上機會和希望。」例如,她最初打算拍《世外》demo短片,以便找融資方,剛好導演Tommy(吳啓忠)發現政府的「動畫支援計劃」,增設金額較高(50萬元)的資助。「結果我們入選,獲資助拍《世外》短片,還贏了很多獎。」數年間,主創團隊再在海外電影節及創投會籌措資金,亦入選香港電影發展局的「電影製作融資計劃」(2020年獲批560萬元)。

製作上,當然還有無數挑戰。Polly曾以為三年能拍好《世外》,結果走了七年的漫漫長路。「我每天都處於很不安的狀態,一有同事打電話來,即是出了問題,我的心便狂跳⋯⋯」她身兼監製,幾乎要為團隊所有人解難。「我沒法跟其他人傾訴,過去七年,外界根本不知有《世外》存在。」如今《世外》已成熱話,不少觀眾有感,這是哭紅眼的「身心靈電影」。《世外》安撫心靈,然而沒美化生命,主角小妹經歷前世今生,見盡人性善惡,戲內甚至有碎屍萬段的死亡情節。Polly說,如此「重手」是必須的。
「因為人性真的可以很恐怖。你看加沙戰爭,小孩被掃射,手腳都飛走了。怎能如此殘忍?但現實真是這樣。」《世外》的小妹,有小鬼相伴千年;現實中,我們也有「小鬼」永恆守護嗎?Polly反問:「你沒發覺,你身邊總會出現一些對你好的人嗎?人生的確沒永恆,只有無常。但宏觀點看,大自然是永恆的,不論你是好是壞,太陽都會照射你、溫暖你。我相信kindness也是永恆的,沒人天生是壞的,只是選擇的問題。」《世外》發出善念,至於票房回報,Polly笑言沒多想。「我已盡力做好這部戲,餘下的就交給宇宙吧,我相信它會給我最好的結果。」



《世外》(Another World)
導演:吳啓忠
片長:111分鐘
上映日期:10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