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玩改編成電影已非新鮮事,荷里活及日本等的出品多不勝數(幾十年前香港的「王三日」都有一套代表作《超級學校霸王》)。至於全能創作人(小說家、繪本作家、監製、編劇、導演)川村元氣遊走真人電影與動畫多時,今年他執導的第二作《8號出口》(Exit 8)正是改編自同名的人氣驚慄電玩,遊戲中玩家被困於地鐵站神秘地帶,在外觀千篇一律、沒甚變化的地下通道內,要作仔細觀察,方可擺脫無限輪迴而逃離現場。一個無甚故事背景的遊戲,正好讓川村元氣更能有所發揮:讓主角變成上班族,由二宮和也代替各位「玩家」參與這次大冒險。主角平日有見不義之事、又或自身問題等,都抱著不聞不問的態度,到身陷結界時要脫臉之際,也慢慢發現解難時也正為自身生活解困。就連那個在電玩中目無表情的路人大叔在電影中一樣有戲,還有小松菜奈等飾演的新角色,做到保留電玩風格的同時,更有著豐富內容!
文:Harrison
圖:《8號出口》官方提供
注意:以下內容含部分劇透
簡約的空間 莫名的恐怖
《8號出口》早前入圍康城影展「午夜放映」單元作世界首映,放映後全場觀眾起立鼓掌長達8分鐘。鼓掌時間長短或非盡反映電影的優劣,但可以理解《8》單是在場口設計上可引起世界各地觀眾的共鳴:這電玩的簡約場景、及美術設計,看來有著電影大師史丹利·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作品驚慄之風,例如通道內洪水湧現的場口,媲美《閃靈》(The Shining)中的一幕血腥洪流;又例如二宮和也在亮白的通道不斷尋找出口及似被監視等,多少也教人聯想到《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的一些驚險場口。川村元氣的父親亦為電影製作人,川村元氣也說自己小時會跟父親一起去看溝口健二和寇比力克的電影,他表示:「《8》就像溝口健二的《雨月物語》或寇比力克的《閃靈》,猶如走進扭曲時空迷宮的噩夢之旅。《8》保持著恐怖片具備的娛樂性,但同時也正探索了深刻的主題。戲中的迴圈走廊正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隱喻,異變之出現,象徵主角內心潛在的罪惡感,甚至社會整體的罪孽。其實我們在平凡的生活日常,總會接收到一些微妙的信號,就像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有些不對勁之處,這些片段或可能看似微不足道,但正正反映出更深層的現實。我們會選擇忽視這些信號,迷失在一個沒有出口的世界,還是應要勇敢面對,朝向光明前進?戲中的白色走廊,或可能是面對我們罪孽的煉獄,或者是一個隱喻的發芽之地。」


以超現實反映現實
古今中外的一些奇幻小說,有著離奇又精彩的情節增添追看性之同時,也不忘反映作者對現實的不滿,諷刺時弊,身為小說家的川村元氣作為電影編導也不乏一個作者應有的本色,他善用電玩中沒詳細交代人物處境及故事之處,而在電影加以發揮:片首以男主角二宮和也第一身視點觀看手機資訊開始,再交代他正身處地鐵車廂內,發現有上班男因婦人手抱嬰兒哭不停,繼而感到煩厭而向她破口大罵,婦人感到抱歉又尷尬,偏偏車廂內每個乘客(包括男主角)都沒為婦人幫口,差不多每個只顧看手機,又或「食花生」,那種冷漠如視為正常,已有點心寒;之後這迷路主角接獲女伴通知她已懷孕,卻不感驚喜,反而不知所措冷淡回應,既擔心自己未能好好照顧、教導寶寶,以至對社會未來不存希望以免影響下一代,這對近年日本出生率下降問題不忘諷刺。而上述兩例,某程度反映不少日本上班男面對各樣壓力那種驚惶失措又失控。
另外遊戲中那老是常出現的路人大叔,電影也給予他血肉:本是上班一族的他,就是迷失於地下通道內,不斷循環的走,沒細察一切,就不能逃出生天。看著「社畜」為生活而甘於日復日幹著同一事情不求突破,作為觀眾在同情他們之時,或亦有著自憐況味!


提出問題亦提供答案
川村元氣在《8》提出一連串的社會問題,想起來或教人心灰,但導演也非只是大發牢騷,亦非大放負能量,而會提供救人亦自救的良方:要避免「異常」變成「正常」,就先要積極去發現,繼而要學懂面對。路人大叔身處無限輪迴的環境,變得精神崩潰、失去判斷力,最終也不能擺脫什麼;相反男主角對通道內的每項細節倍加留意,並嘗試作處理、改變,懂得反思,就自然有出路。影片出現的神秘小孩(淺沼成飾)的身份觀眾當然會了解到是誰,而他猶如「先知」般,為主角作指引,又為主角對人性帶來極大啟發,讓他成就更上一層樓的自己。
有說影片中通道內洪水湧現一場,在暗喻「311」海嘯帶來的傷痛,的確,自2011年後,有不少日本電影明示或暗喻當年海嘯帶來的影響,就年川村元氣上一齣導演作《百花》,那場阪神大地震造成一片廢墟,如與「311」海嘯相對照。但二宮和也在《8》應對災難時的抉擇,就有著一種鼓勵人心的作用。


善用聲畫 造就不一樣的驚慄
有觀眾覺得《8》大部分時間以地下通道作背景,再加上某些「過關」場口拍來重重覆覆,對於原作電玩不認識者,或對「解謎」細節不大理解,而感有悶場。而川村元氣也的確藝高人膽大,全片實在無甚「回閃」,差不多全集中於地下通道內,找出口的規則也要忠於原著,但其實如此「單一」的場景,也正正符合電影的主題,觀眾也要留心每個細節,不能無視「異常」。而電影別具一格的拍攝及聲音處理,那種驚嚇表達手法比Jump Scare高幾班:空蕩蕩的通道只聽到自己的腳步聲,突顯出孤身無助之不安;嬰兒哭聲由車廂至通道儲物櫃都有出現,由聽覺帶來一種心理壓力;而突然發現長有人類眼睛、耳朵的老鼠空群而出,形成視覺之驚慄,某程度也反映基因改造帶來的禍害。
既然是在結界,根本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邏輯可言,觀眾也不用計較於此,而應注重當中的主題表達,就好像二宮和也看到另一個自己時,也有感自己的不是而作改善。可以說,《8號出口》是一齣言之有物的「遊戲」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