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造星_OG

《全民造星》第0集:打擊

大抵這是近年香港社會普遍對於「英雄」的定位:一切不關乎你能出多少拳,而是能夠捱多少拳。

這概念自張家輝主演的《激戰》(2013)有所認證。及至2020,杜汶澤的stand up《香港企硬》,引用百折不撓的《洛奇》,社會整體環境令大家對於「打擊、捱打、挫折、忍受」特別有感。

Viu TV《全民造星》的核心,正是關於這堆處境。

放眼世界不乏造星比賽節目,許多是關於找尋隱沒在人海中的talent,賣點是「發現、驚訝、振翅;因為隱世、所以感動」。香港的《全民造星》也有這類畫面,卻並非重點。

《全民造星》表面上是一個比賽,實際上是一個真人秀:在這裡,每個單位都•必須•受到打擊。由監製花姐、導師、評判、參賽者,及至觀眾,都必須受到狠狠打擊,這是一場真人秀,從不單純是比賽節目。

節目的設計非常巧妙,各單位從不純粹地做自己的工作,沒人在ground zero進入會場,而是所有事皆有「前設」:(導師)你要不就是首先愛上一位參賽者卻要被評判叮走,(觀眾)要不就是首先接收導向而戴上愛恨的眼鏡,(監製和工作人員)要不就是對參賽者產生觀感而後眼白白看著他/她被摧毀,(參賽者)要不就是明明自己實力不遜卻因賽制而被隊友拖垮,各單位互相被制衡,沒人能順風順水,無人能全身而退。

這是一個關於打擊、衝突、不甘的節目,它不關於「公平」,而是在公平的認知基礎上製造出的戲劇。就是說:別以為你想,就能。

別以為你想,就能——香港縮影。

第一季我當導師,痛罵評判;第三季當評判,被導師咒罵,各單位皆依據自己的天秤作出考量,而在大家手裡的,是一堆年輕人、尋夢者,彷彿向他們預視:事實上沒有特別想陷害你,但每個人對你的觀點、看法、自認為對你好的路向,可謂天壤懸隔,這就是群體社會。

主流娛樂圈的基礎,可謂某種三權分立:對於「群體」的敏銳度、妥協度(又名:彈性)、堅持度(又名:自我)——從來是這三種面向的權衡把戲——唯一不離的,是群體,否則不成主流娛樂圈。因為得顧及群眾的看法,沒人能活在真空的氣泡之內,結論是:你必會受到打擊。

而所有打擊,縮至最微小,就由「負評」開始:你是否能忍受他人的取笑、辱罵、批評;你能捱多少拳?又如何平衡三權分立?——這不應是我們給年輕人的複雜世界,而是,不幸地,這是現在的世界。世界;不只香港,世界。

某天收到一通私訊,某參賽者因受打擊崩潰,細看竟是大熱的一位,是壓力過大了。明白的,連綿的折磨實在累人,唯祝願:沒事的,你會好起來,記住毫無打擊的人生徹底沒趣。——記住這出自一位吃過拳的姐姐;生命中不可挽回的失去、事業上永遠留影的負評、足以放棄性命的打擊,她統統吃過,仍能好好坐著,勞氣拋下咪高峰說「唔好啦」。

別把一切看得太悲,記住毫無打擊的人生徹底沒趣。假若過分沉溺於挫敗,誰人能選你當戰友?記住Stage 1關於打擊,鳳凰,是後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