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 og

假如你被批過不到38歲⋯⋯

身心靈與玄學知識爆發年代,每人身邊不難有朋友學過占星塔羅風水人類圖奇門遁甲紫微斗數 and you name it;會不定期找人看阿卡西紀錄的人,快要跟看中醫做天灸的人一樣多;假如有日超級市場開始賣起鼠尾草與聖木,我不會感到太驚訝。

玄學研究對人的實際幫助是什麼?不外乎想早點知道生命的答案,以作出更好的選擇吧,只是有時答案「不請自來」,不單沒有為當事人解惑,反而增添煩惱或困擾,這種以善意包裝的提醒到頭來是善多還是惡多,就比較難說了。

玄學,命數,生命的答案,占卜,批命,改運,大運,大限將至,應對方法

我說說我看過的求助例子。

個案 A 置業,知道有朋友懂一點風水,就順口叫他來幫忙看看。朋友指出新居風水對屋主非常不利,不宜自住,剛好 A 那時身體出現一點狀況,就很自然地懷疑可能跟風水有關。但房子是兩夫婦辛苦買來的物業,為風水理由換樓搬家,似乎有欠恰當;更不要說 A 的另一半是不信風水的,這樣提出來,肯定會被認為是無䅲之談,影響感情。

個案 B 幾年前被一位師父免費「點化」,說他在行十年大運,行完就沒有了;數數手指最近剛好來到「到期」之日,自身事業與家庭慢慢出現變化,令 B 好生迷惘,果然我大運行完了嗎?那接下來的人生是否注定 GG?

先旨聲明,我不懂風水,也不做改運,對於這類求助個案,我唯一可以做的,是告訴他們 day 1 可以如何看待這些「半途出家」、「不請自來」、「有頭冇尾」的運勢或風水建議。

中國人普遍對「玄學界」的人有尊敬感,總之某某人來給你一點命理上的建議,就把人叫「大師」或「師父」。其實學這些東西很普通,工聯會都有得學,也不是研究多幾年就足以成「師」,香港地閒閒地每人讀英文讀 14 年吧,也不見得人人一口流利英文;醫生普遍聰明會唸書了吧,把病人醫到亂七八糟的庸醫還是不少。

玄學,命數,生命的答案,占卜,批命,改運,大運,大限將至,應對方法

一個人對某個範𤴆的知識懂得比你多,不自動代表那人成為專家;而且哪一類人最熱衷於無情情又免費地給人建議呢?一種是初學者,有 beginners’ high – 相信大家遇過不少剛剛上完什麼身心靈課程很踴躍問你拿出生日期去算命、或者幫你弄兩弄調頻的人吧?另一種是推銷者,亦即 Brian Cha,這方面我想不用多解釋。(笑)

人人都有學習過程,經驗是從不斷實踐中累積,把知識即學即用,不能說是錯,但正如揸車要掛 P 牌,讓別人知道自己在學師階段、解讀可能有未臻完善的地方,是一種基本的道德 – 尤其是當你一句說話,可能會對別人人生構成重大影響,這比使用路面交通其實是更嚴重、更值得自我警惕的一件事。

玄學,命數,生命的答案,占卜,批命,改運,大運,大限將至,應對方法

專業是一種態度,與年紀與資歷未必有關,與個人品德肯定有關。任何一位有把專業態度放在心上的乜師物師,多數會認同一句說話:認知自己「不該做什麼」比「可以做什麼」重要。以個案 A 和 B 所遇到的事情為例,如果一個「師父」能指出問題,卻未能提供化解或改進之法,那第一,他的研究或經驗可能還不夠深入,簡單說未夠班,像一個醫生能講出你什麼病,卻沒法把你醫好,原則上他沒有做「醫」這個動作,不能以醫生稱之;第二是,他沒有同理心,無法理解一句「你間屋對主人不利,不要自住」、「你十年大運就嚟行完,之後冇運」,會對當事人心理造成多大影響。如果能理解,又自問無法處理,那「不說」會比「說」好 – 因為「不說」是維持原狀,「說」就是造散播恐懼之業了。冇料又冇同理心,這些的人給的建議,是不值得理會。

不請自來的建議,英文叫做 unsolicited advice,會尊重專業的真正大師,不會給 unsolicited advice,中國傳統道門與杏林也有類似「潛規則」,有句話叫「醫不叩門、道不輕傳」,意思是真正的醫生不會主動說人有什麼病或如何治療;如果來者不是有心求道,不要隨隨便便給人說法,這背後說的是四重尊重:尊重專業、尊重自己、尊重別人、也尊重機一切的因緣和合。

玄學,命數,生命的答案,占卜,批命,改運,大運,大限將至,應對方法

特別想在土星剛剛入雙魚座時寫這篇文:假設前兩三年我們經歷的是「靈性大爆發」,身心靈活動變成越來越主流,來到土星雙魚我期許從業員以至消費者,都可以戴上「土星的眼鏡」,以認真謹慎的態度審視每個訊息、了解從業員的背景與操守,以及自己的心態,才不致在求道的過程中越走越歪。

最後,假如你不幸也曾被批「大運行完」、「大難將至」,容我講兩件事。第一,人生不一定需要「行運」才能達成什麼事,大部份情況下行運只是「加速器」,就快一點、省力一點,但即使沒有加速器,生命之船還是會自己行,而且結果未必比較差。

第二,有年認識一位朋友,人非常正面陽光,工作和求愛也很拼,很偶然的機會下知道原來他曾被師父批過不到 38 歲,所以他一直抱著日子無多的心態在過人生。

而他今年四十多了,還活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