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公屋feature

香港公屋拾趣|新界篇

按2016年的統計數字,香港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住在公共屋邨,這項因1953年12月石硤尾木屋區大火而衍生的政策,已經推行超過大半世紀,不斷更新修繕,由當初為徙置區災民至今成為不少人的安樂窩,演變時期留下不少趣聞趣味。本來想著10個趣就算,一路資料搜集時發現仲可以寫更多更多,就分開兩篇來說,先來新界篇!

文、圖:Keith

1 | 屋邨童話的街市 — 屯門友愛邨

相信冇乜人睇過《街市的童話》(羅嘉良約廿年前出走時遺留的爛劇之一,最終變成午間攝期劇),不過「童話的街市」最近卻在屯門市中心老牌大屋邨-友愛邨落成,齋睇門面仲以為身處遊樂場!

雖然有人話華而不實,怕因加租加管理費令居民買貴菜,但我覺得街市同童話的混搭,必能引起全球的關注度……或者有天能在播過無數有新意事物的無新意節目《千奇百趣》裡看到,大家密切期待!

看門口還以為裡面是「冒險樂園」,原來真係「街市遊樂園」。
就算世界無童話,不用抱著想像,走入街市實現它吧!
夢幻街市裡的「香港地食品」,專售凍肉丸類,同火鍋好啱key。
燒臘舖出面都要整番幅「食神」漫畫威威!
街市位於友愛邨停車場下方,旁邊就是「老當益壯」的冬菇亭。

2 | 豬籠城寨街市 — 東涌逸東邨

童話街市,其實是逸東邨活化街市的2.0!逸東街市2016年重修後改埋名叫「香港街市」,又真係名副其實反映緊香港-1960年代的!

街市內內外外的設計以九龍城寨作藍本,讓您彷如置身歷史博物館或懷舊旅遊點,可以同大門外的皇冠郵筒拍照,又可以睇番好多英殖民地時代舊物,其實真係有畀心機,估計係想吸引啲啱啱落機回港或準備上機離港的旅客……如果仲有腳骨力,願意咁唔順路搭程車屈入去嘅話!咁有heart的設計,疫症過後,香港人支持下啦!

去到東涌的盡頭,入街市懷一個舊,值得的!
飛機在頭上經過的九龍城,很怕,但很懷念!
皇冠郵筒買少見少,這裡卻有一個, 不做街市可以用來拍片。 。
街市外是小食檔,豆花、魚蛋任你點!

3 |日久失修藝術徑 — 東涌逸東邨

逸東邨除咗「城寨街市」之外,仲有條藝術徑㗎!為咗呢條遠離港鐵站的東涌公共屋邨,都算扭盡六壬,不過有建設冇乜維修,好多藝術品都有「漬」可尋,鐵銹丶甩色丶化晒色等等,通通都已成為歷史陳跡,得個擺字。

其實藝術徑上26件藝術品都分別在2000年及2003年放置,如果真係缺少保養,經過多年風吹雨打下依然屹立不倒,就已經是難能可貴。

逸東邨內有好多藝術品,你又會否留意到?
「微足之路」是將葉片細微得不可見、被小蟲齧蝕而成的軌跡不規則地放大,現在卻只見到滿葉鏽跡。
這座叫「大雁東南飛」,放在近機場的逸東邨最合適。
有少少甩色的「富貴吉祥」,尤如招財貓般放在邨口。

4 |徙置大廈原來仲有! 石籬邨

「唔係拆曬?」香港公共屋邨前身徙置區啲舊樓宇,除了石硤尾邨第41座美荷樓活化變為青年旅捨得以保留外,其他都已經拆卸重建,原來全港還有碩果僅存的兩座,在石籬邨,而且仲住緊人!

石籬邨第10座和第11座,跟石籬徙置區於1966年落成,在1990至2000年期間徙置區其他座數陸續拆卸重建時,這兩座反而被修葺了並於1996年改為中轉屋,用作安置受清拆丶火災丶天災等事件而急需尋找地方入住,卻未符合入住公共屋邨人士的臨時居所。看似老而彌堅的兩座,實際上常有單位石屎剝落的新聞流出,有傳2022年會拆卸重建,但房署仍未出具體時間表,看來這兩座的居民還要keep住搵《東西張望》!

50幾年的兩座中轉屋,稱得上是公屋的活化石。
石籬徙置區原有15座樓宇,其中有13座已重建成新型樓宇,唯第10及11座仍等候發落。
在大門口旁寫上數字正是舊式屋邨的特色,很有味道。
香港電影《盲探》和《掃毒》都曾在這兩座老公屋取景。
外牆一片殘舊,難怪早前空置率達百分之七十。

5 |依山而建的駕勢! 葵盛西邨

想在新界找個老屋邨去懷舊下,我會選擇葵盛西邨!雖然論舊還及不上荔景邨(葵盛西邨1977年落成,荔景邨1975年落成),但荔景邨沒葵盛西邨那麼典型,起碼荔景邨的樓宇有命名(風景樓丶日景樓等),反觀葵盛西邨的舊長型大廈則叫第1至10座,更似昔日的廉租屋邨!

葵盛西邨依山而建,建築師尊重既有的地形,以融合替代剷平,將山腳的第10座至山頂的第1座,層層遞進,依著山坡而建,以當時的建築技術稱得上是高難度,亦讓居民擁有如居於半山的廣闊視野。於第6及9座設有升降機塔及長廊連接各座,讓村民輕鬆上山落山,同類設計亦只見於柴灣興華(二)邨,獨二無三。這項設計更被當時政府大力推銷,作為惠民的典範。

依山而建的葵盛西邨,乍看好有氣勢。
巴士穿「樓」窿的場面,只有舊屋邨有。
第九座融入山坡上,有碩大的升降機塔連接地面及16樓,蔚為奇觀。
葵盛東邨只有12至20座,西邨則有1至10座,由於西邨原本的第7座需改作商場及巴士總站,房屋署便將8至11座的順序向前更改,令整條葵盛邨跳走了第11座。

6|滄海懷舊噴水池—沙田瀝源邨

瀝源作為沙田新市鎮第一座公共屋邨,當然要有番咁上下特色才引到人入去住!邨中有一個偌大的三葉形噴水池,同條邨一齊大,一樣老而彌堅,好幾年前政府提出過要將噴水池用地改建「插針」公屋,亦因遭到居民反對而放棄計劃!講具,咁大個地標式噴水池,香港邊度仲可以揾到?

作為沙田第一公屋,瀝源邨自然備受重視,雅麗珊郡主、查理斯王子都曾經到訪,當時商場內亦有間瑞興百貨旗下的瑞榮大市場進駐巴士總站旁兩層高大舖,成為不少居民購買生活日常之地。瑞榮結業多時,不過依然有不少老舖,如盛記麵家,所在地更是目前香港唯一現存第一代屋邨熟食市場,是「冬菇亭」的前身。

噴水池陪伴瀝源邨一同成長45年!
瀝源邨7座樓宇的外牆均髹上不同圖案,如榮瑞樓就髹上海洋畫作。
昔日「瑞榮大市場」的所在地,現已變成酒樓。
上居下舖, 掛玩具出來的文具店亦已經相當少見了,充滿懷舊的況味。

7|寸金荃灣的桃源屋邨 — 福來邨

喧鬧繁華的荃灣新市鎮,寸金尺土中還剩下一片樂土,讓居民安居樂業50多年!福來邨由房委會前身的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屋建會的職責是為當時「白領階級的低薪者」,包括教師、公務員等,提供水準高租金廉的單位,因此質素一般比徙置屋邨高,如邨內的永隆樓就是香港首座採用由日本引進預製組件技術興建的公共屋邨,同期只有牛頭角下邨 8-12 座有採用,要到1980年尾興建的太和邨 2-3 期才開始大規模使用,可見福來邨的先進。

2007至08年間,政府曾進行屋邨驗樓計劃,當時結果顯示福來邨15年內都無須翻新,更在2012年為所有七層樓宇加裝升降機。屋邨中央設了一個附設舞台的大廣場,這種稀罕的公共空間,與四周高樓商廈的壓逼帶來截然不同的違和,實在要好好珍惜這些難能可貴的「唞氣位」,尤其是現「疫」世代。

屋邨的大廣場,是邨民晨運活動的場所。
臨近青山公路的永樂樓,1964年落成。
採用上居下舖的模式,是舊屋邨一貫的設計。

8 | 十字型的好生活 ─ 大興邨

論老屋邨空間之大,大興邨比福來邨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座由1977至80年陸續落成的屋邨,最趣之處是7座中有6座都以香港罕有的大十字型設計,地下大堂為雙層式設計,每層48伙,下闊上窄,使低層單位有較多採光面積外,亦讓樓宇提供更多元化面積的單位,以編配不同人數的家庭。不過由於大十字型相當掗拃,除了在順安邨有多兩座外,房署就沒有再採用大十字型。

作為屯門第二老屋邨最老的新發邨已拆變成屯門站),大興邨的大,還在於一座屋邨,公共設施應有盡有,郵局、圖書館、中小學、公共嬉水池 、電話機樓和電力公司的變壓站都有,以前更有警署,現址改為老人院,何謂足不出大興,生活都可以一站式。

偌大面積的商場平台,奢侈!
行近點看,會發現是由下至上的斜面設計公屋,非常獨特。
六座十字型樓廈拔地而起,僅大興獨有。
大興邨巴士總站被唯一不是十字型(屬舊長型)的興偉樓環繞。
商舖沿1樓長廊開設,各種零售店應有盡有。

9 |離島屋邨歐味濃 — 坪洲金坪邨

相信大家都知道東涌有屋邨,但其實離島除東涌外,長洲、坪洲、梅窩和大澳都有屋邨,而設計和其他市區的屋邨有所不同,最早的大澳龍田邨在1980年已落成,而坪洲的金坪邨則是坪洲唯一的公共屋邨,乍看顏色都是黃黃綠綠,很有歐洲的度假感覺,更有樹木繞邨而種,襯托靜謐的環境,寫意萬分。

驟眼看金坪邨一點也不像公屋,綠化率相當高。

10|見證初代輕鐵 — 天水圍天耀邨

現在新的公共屋邨都愛整色整水增值,如賞樹徑、藝術徑等,而天耀邨作為天水圍新市鎮第一座公共屋邨,一樣不容有失,除了綠化工夫做足,各種設施俱全外,最特別是一道位於耀華樓及耀豐樓之間的壁畫牆,畫中還可以見到初代的輕鐵。原來這幅壁畫,源於房委會在1998年推出「愛護屋邨我的家」為題的社區活動,遂與香港壁畫學會、多間中學及區內團體在1999年合力完成,不但令屋邨添上繽紛色彩,更將當年的輕鐵定格在壁畫上,成為歲月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