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寸金尺土的香港地,80呎的空間可以做到咩?2023年尾於荔枝角起家的「Viet House」就在這比「簡樸房」還要小的空間裡,用500多天的時間,賣出逾3萬個越南法包。雖然兩位店主轉個身都撞手肘,但他們仍然善用每一寸空間,密密手製作法包、撈檬、飯及小食。編輯部每次WhatsApp落單叫外賣,都收到店家的秒回:「10分鐘有得拎!」食物有水準、出餐快,開業不久已成為荔枝角的人氣店。小店最近搬到北角,開設空間大10倍的堂食店。雖然不少荔枝角熟客表示不捨,但新店有更寬敞的空間製作更多菜式。今次編輯部就去試試升級版的「招牌經典法包」,以及曾在荔枝角短暫供應,食客都大讚真材實料的牛骨湯檬!
文、圖:陳粒


從80呎小店開始
「Viet House」由兩位90後的Patrick和Ben主理,二人相識多年,皆擁有豐富的餐飲經驗,期間曾任職於一間西餐廳共事。由同事變成生意拍檔,再由荔枝角走到北角,二人不僅默契上升,分工規劃亦更仔細,現時Patrick主要負責廚房,Ben則負責樓面。
Patrick回憶起他的第一份工作,正是在越南餐廳上班;之後雖然他們曾涉足各種類型的餐飲業,最終選擇開設越菜餐廳,是因為Patrick爸爸是柬埔寨人,他自細食家人煮的東南亞料理長大,希望將這份陪伴他成長的味道與大家分享。由構思到開店,他們籌備了將近9個月,期間不斷搵舖位,並鑽研食譜,邀請各方好友試菜,在獲得一致好評後,才敢在競爭激烈的荔枝角落戶。

初期的「Viet House」選址荔枝角,考量到店面空間有限,以及該區辦公室林立,加上香港打工仔食lunch講求「最緊要快!」,他們決定專注於製作越南法包及撈檬。雖然製作法包看似簡單,三兩下手勢就將各種食材夾入包內,但實際上,前期工夫很多。Patrick坦言,在荔枝角時期,食材準備時間甚至比營業時間更長,也因此常有食客投訴小店的營業時間太短。為了做出食落唔會「𠝹口」的法包,他們嘗試過八、九間麵包廠,最終選定本地麵包廠,更特意為「Viet House」獨家製作的9吋長法包。

「VietHouse」法包的基本配料有豬肝醬、蛋黃醬、青瓜、醃蘿蔔、薄荷葉及芫荽,可配扎肉與燻蹄、雞肉或豬五花口味。所有醬料及醃菜都是店家自製,單單是刨蘿蔔絲就花了一粒鐘。特別是豬肝醬的製作過程更是繁複,先將紅蔥頭、洋蔥、蒜頭打碎,加入多種香料炒香,最後再加入豬肝及豬肉碎繼續拌炒。
爽脆加持 升級越南法包
「Viet House」來到北角更大舖位,招牌扎肉法包也隨即升級!除了原有的扎肉,更加入了口感獨特的越南豬耳扎肉。豬耳扎肉混合了炒過的豬耳、豬皮、木瓜絲及黑木耳,入口除了吃到軟骨的嚼勁,還吃到木瓜絲和黑木耳的爽脆。升級版的法包更加入了肉鬆,一個法包就吃到醬料和肉鬆的甜辣、醃菜的酸、青瓜和芫荽的清香,以及扎肉與燻蹄的鹹香。為了確保最佳口感,店家在夾入餡料前,還會先將法包噴水回烤,讓外皮酥脆,內裡鬆軟。


熬足8小時 牛骨湯檬回歸
說到越南菜又點少得「Phở」呢?其實在荔枝角時期,小店曾在冬天推出限定的牛肉湯檬,但礙於空間限制,沒有足夠的位置擺放熬湯的爐具,所以牛肉湯檬在快閃一輪後便離場了。不少食客都要求再次推出,因此牛骨湯粉現在回歸北角店,更成為固定菜式。
湯檬的湯底使用牛骨、牛尾及10多款香料熬足8小時,再浸一晚令香味更濃郁。牛骨湯檬共5款,每碗都附有金不換、洋蔥絲、芽菜及蔥花,還有一小碟辣椒粒及檸檬。其中較受歡迎的生牛肉湯檬,選用牛柳頭片,生牛肉片在熱湯的浸泡下呈半熟狀態,牛肉鮮嫩,湯頭清甜,值得一試。

(可改河粉 / 金邊粉)
怕熱的朋友如果唔想飲湯,也有同樣受歡迎的撈檬選擇。而且撈檬的靈魂「碌冧汁」,即是「檬汁」也是店家自製。Patrick透露,由開店以來,檬汁改良過10多個版本,尤其是在蒜和指天椒的比例、以及浸泡的時間上,都經過多次試驗。現時的版本酸甜適中,甚至幾乎吃不到辣味,清爽開胃。至於一碗撈檬應該倒多少檬汁?Patrick表示份量隨個人喜好即可,有人喜歡一次倒半碗,有人則喜歡邊吃邊加,甚至有客人希望能單獨購買檬汁回家。


從最初荔枝角的80呎外賣店,到現在北角的800呎堂食店,Patrick表示「Viet House」一路走來無盡感激。Patrick坦言,當初創業是因為疫情期間餐飲業不景氣,擔心被裁員,才決定放手一搏。雖然現在身為老闆,同樣面臨許多不確定性,甚至壓力更大,但回顧這兩年,他很感謝每一位食客的支持。Patrick補充:「大環境不好,我們無法改變,但唯一能做的,就是專注做好自己的食物,因為食物的品質好壞,香港人是吃得出來的。」他更預告,待新店營運穩定後,將會推出更多越南特色菜,而越南沙律可能會率先登場,希望讓大家品嚐到更多不同的越南風味。
【Viet House】
地址:北角英皇道483-497號東寶大廈地下B鋪
營業時間:11am – 9pm(逢星期日休息)
IG:viethouse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