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兩餸飯關注組」數據顯示,現時本港有逾600間兩餸飯店,而且數量持續增長,菜式也越來越多元,從港式、韓式到泰式應有盡有。不過常見的兩餸飯偏向多油多汁,經常食恐怕不太健康。位於荔枝角開業近五個月的Deli Farm,是首間主打本地有機蔬菜的兩餸飯店。小店由支持婦女就業的本地社企「絲打同行」與本地農場「Innolife 環圃」合作開設,餸菜及主糧逾30款選擇,不僅少油少汁,所有蔬菜均是由農場自家種植,每日新鮮直送,並由一班本地婦女烹調,同時更可在門市買到多款本地菜包。讓大家食得健康同時,也能支持本地農業,並為更多婦女獲得工作機會,助她們一展所長。
文、圖:陳粒

Farm to Table農場到餐桌
本地農場「Innolife 環圃」成立10年,於上水蕉徑自設有機農田及餐廳,以「Farm to Table」的理念推廣本地種植的有機農作物,還不時舉辦導賞團讓大眾體驗種植的樂趣。農場負責人Kelvin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港人對本地蔬菜的需求大幅減少,更不會山長水遠走入農場用餐。所以他一直尋找機會,希望讓本地菜衝出上水。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與「絲打同行」合作在農場舉辦活動,並在活動上認識了Vivian與阿傑,傾談之下發現大家也抱持著推廣本地菜的共同理念,因此促成了Deli Farm的誕生。經過約6個月的籌備,Deli Farm於今年2月在荔枝角開業。「Innolife 環圃」負責提供廚房,製作較為複雜的菜式,並供應當季的有機蔬菜;而「絲打同行」則負責安排人手及店舖的日常營運。

兩餸加一主糧($58),加$20多一個餸
Deli Farm由Vivian主理,由店舖日常運作至人手安排也親力親為。店內聘請的員工皆為本地婦女,負責在農場廚房或兩餸飯店內製作餸菜,烹調方式延續了農場餐廳的西式風格,以橄欖油烹調,並使用西式香料調味,同時也會根據農場提供的時令有機蔬菜,調整食譜及Menu。目前提供24款餸菜及9款主糧,其中有機菜的菜式佔10多款,包括椰菜蛋餅、煙肉串燒車厘茄、菠菜焗薯蓉、橄欖油香草焗時蔬、乾燒椰菜花、番茄炒蛋、涼伴青瓜、油醋拌時蔬等。

Gym友至愛蛋白質
除了有機蔬菜,Deli Farm也提供多款肉類餸菜,例如滷肉、醬燒鴨胸肉、秘製燒豬頸肉等。店主特別推介慢煮鹽水雞胸肉,選用香草醃製雞胸肉,再經過慢煮,使肉質更加嫩滑,深得附近「Gym友」歡迎,還會配搭鹽燒豆腐,啱晒做完運動補充優質蛋白質,店內更設有電子磅,方便他們計算食物的份量。主糧方面,若不想攝取過多精緻澱粉,則可選擇焗南瓜、焗小薯、烤番薯,還有沙律、有機南瓜濃湯或有機栗米忌廉湯。而最近夏天不少食客選擇薯仔沙律或有機田園沙律,份量十足,一樣夠飽肚。




煮出媽媽的住家味
開業數月,Deli Farm已深受荔枝角上班族的喜愛,部分餸菜甚至在下午兩點前便售罄。Vivian指,椰菜蛋餅和番茄炒蛋尤其受歡迎,不少食客大讚椰菜爽口又足料,而番茄炒蛋的番茄鮮甜,仲食到「住家味」,這或許是因為餸菜都由一班媽媽親自下廚。Vivian提到,店內的員工都是社企「絲打同行」一直支援的婦女,她們可能是因為照顧小孩而長時間沒有工作,希望能幫助這些缺乏工作經驗的媽媽們重新就業,再次投入社會,找回自身的價值。

Vivian進一步分享自己的故事,坦言自己也是過來人。當初成立「絲打同行」,是為了向大家證明,原本「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她,也能靠自己的努力活得更好。而她最大的體悟是「以為有碌手機就不會與社會脫軌」,直至她從義工開始做起,後來有機會嘗試不同的工作,並累積了營運烘焙店、餐廳等經驗,更希望藉由自己過來人的身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婦女。這次開設兩餸飯店,大家各有所長,除了廚藝了得外,最難得的是大家也不畏懼做飲食業的辛勞,更願意多做一步,讓小店營運得更好。例如正計劃在忙完午市到準備晚市的空檔時間,她們會製作香港糕點,如桂花糕、芝麻卷等售賣。

除了兩餸飯,還有不少人專程來購買本地菜。Deli Farm店內設有「本地鮮菜站」,提供$100/3包的農場有機菜包。這些蔬菜從農場新鮮現摘直送,訪問當天就有菠菜、番薯葉等,甚至連水果類的黃皮及荔枝也有售。除了在門市直接購買,大家也可透過網上下單,選擇月費計劃或單次訂購,訂購後於荔枝角門市自取。


現時的市道環境如何,相信大家也有目共睹。然而,Vivian及拍檔阿傑抱著「如果香港的店舖都變成內地品牌的時候,香港還剩下什麼呢?」的想法,與農場努力經營Deli Farm這個本地品牌,希望能讓大家至少還有機會吃到本地的優質蔬菜。
【Deli Farm】
地址:荔枝角長義街10號昌隆工業大廈地下3A1號舖
營業時間:11am – 8pm
絲打同行 IG:sisterpeer
環圃農場 IG:innolif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