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經典港味叫「沙嗲牛」,如果沙嗲配燒鴨又得唔得?最近尖沙咀新開的小食店「浩銘記」主打一系列沙嗲美食,夜媽媽肚餓唔洗再獨自煮公仔麵了,皆因小店24小時營業!店家不僅復刻昔日戲院門口車仔小販檔的沙嗲串,還自創招牌「鴨嗲粉」。其實這款創新料理在開店前,就已於今年三月的ComplexCon音樂節率先亮相,日賣接近一千碗,大家都食過翻尋味。店家由沙嗲汁、蝦皮菜脯、辣椒油、香蔥豉油均是自家製,除了主打鴨嗲粉,還有菜脯蛋煎腸粉及沙嗲小食,而且最平$6就有交易,不少食客大讚食得返嚿時甜甜辣辣的沙嗲味,而老闆Alex最希望大家食完會記住呢份香港獨有的「瘋味」!
文、圖:陳粒


祖師爺辣椒油起家
「浩銘記」從食物到裝潢,都充滿濃厚的港味元素,而這份港味的源頭,就要從「祖師爺」講起⋯⋯原來老闆Alex從事餐飲業已有十幾年,大約5年前創立「祖師爺」品牌,專賣手工蘿蔔糕,但真正的主角其實是一系列自家製醬料,包括辣椒油、蝦皮菜脯、炸蔥油。Alex表示:「蘿蔔糕配辣椒油,再加上菜脯,係會令人上癮的味道。」而這份上癮的味道,令蘿蔔糕的銷售時間逐年縮短,因為總是提早售罄,同時也令品牌儲了一班熟客。不過Alex坦言因為蘿蔔糕只在新年期間售賣,難以讓更多客人品嚐到他們自家製的醬油。
其實早在疫情期間,Alex已研發出沙嗲醬及鴨嗲粉,但礙於疫情等種種因素,一直沒有機會推廣。直到今年3月的ComplexCon音樂節,他決定小試牛刀,擺檔賣鴨嗲粉及沙嗲拼盤。回想起當時的情景,Alex仍覺得神奇,短短3天的反應超乎他想像,鴨嗲粉幾乎日賣接近千碗。他更提到,即使音樂節完結後,仍有不少客人IG DM問:「你哋舖頭係邊?」這短短3天的真實食評,直接給Alex打了支強心針,加快了他開實體店的步伐。

復刻走鬼檔的沙嗲
沙嗲醬的誕生,源於Alex難以忘懷的味道:「以前戲院門口,總有走鬼車仔檔賣沙嗲串,甜得嚟好惹味,現在很難再食到了。」擅長製作醬料的Alex便決定復刻他記憶中的味道。沙嗲醬使用大量洋葱、蒜和香料,味道偏甜且帶有微微的辣度,與加入花生的印尼沙嗲,或是港式茶餐廳常見的「沙嗲牛」截然不同。
「浩銘記」主打沙嗲美食,同時也將代表香港的各種食物濃縮於Menu上,這與當初研發「鴨嗲粉」的理念一樣。Alex一直在思考:「有什麼食物最能代表香港呢?如果有朋友來香港玩,我會帶他們去吃什麼呢?」他嘗試將沙嗲與燒鴨結合,結果出奇地夾。先將燒鴨拆肉,剩下的鴨殼熬煮約兩小時。鴨嗲粉即叫即煮,熬好的鴨湯加入一份沙嗲醬,再放入米通粉及鴨肉,最後撒上蝦皮菜脯蔥花。整個烹調過程不添加味精,成碗湯飲晒都唔覺口渴。如喜歡吃辣,還可以按個人口味添加辣椒油及辣菜脯,增加風味。


在訪問期間,小編發現幾乎每一枱都有幾串沙嗲串。Alex指沙嗲串最能品嚐到沙嗲的風味,他特別推介水魷魚、牛栢葉、齋、燒賣, 每串都沾滿厚厚的沙嗲醬,當中的牛柏葉和齋最索汁,既邪惡又過癮!

Alex分享令他難忘的食客故事:「有位女兒帶著爸爸來用餐,爸爸吃完後非常開心,即使停在門口的車正被抄牌,都懶理繼續食。最後還打包了5碗鴨嗲粉回家跟家人分享。」另外,還有一位韓國遊客在凌晨3點前來幫襯,吃過後很開心,彷彿有種「發現新大陸」的驚喜感。

使用天婦羅油炸豆卜,口感鬆化。豆卜還裡釀了魚肉,值得一試。

自家混「醬」煎腸粉
一系列沙嗲美食已經夠邪惡,如想一次過品嚐到店家自製的各種醬料,那就要試試另一招牌菜「菜脯蛋煎腸粉」,不加甜醬、辣醬或麻醬,而是吃自家葱油豉油的滋味。先用自製蔥油將腸粉煎至金黃,再將蝦皮菜脯混入蛋漿一起煎香,上碟後鋪滿菜脯、乾蔥,最後淋上自製香蔥豉油,再撒上蔥花。Alex還分享一個升級食法,加一兩滴辣椒油,愈食愈香。

問及Alex現在的食店基本上晚上9點便關門,為什麼仍選擇開24小時?他坦言香港人有時夜收工或想與朋友找點東西吃,選擇並不多。此外,他還表示:「現在好似愈來愈難搵到一啲『好香港』嘅嘢,雖然我們店的食物種類不多,但你可以在一個地方食到代表香港的食物,而且24小時都啱食,早餐可以食腸粉,下午或夜晚食碗鴨嗲粉,凌晨收工過嚟食宵夜也沒問題。」


【浩銘記】
地址:尖沙咀厚福街5-6號多富閣地下
時間:24小時營業
IG:ho.ming.k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