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是香港後花園,行山路線數之不盡,近期最hit,依然是破邊洲,由得它繼續hit吧。行山友可以選擇其他一樣有靚山靚水打飽卡的地方,今次選的是深涌,重點是有新航線接通,11月限定免費,而且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全日開7班來回,可以帶寵物乘船,一起去踏青踩hea深涌大草原!除了深涌之外,今次亦帶大家前往附近的荔枝莊和白沙澳,荔枝莊是香港地質公園的一員,它的港版「鬼之洗板」絕不失禮,至於白沙澳則有兩座被評一級歷史建築的古屋,今次亦由白沙澳出發,深涌作結後坐免費船回家!
文、圖:Keith




【深涌加遊荔枝莊】
路線:白沙澳下洋(京兆世居及厚福門)(5分鐘)> 白沙澳入口(3分鐘)> 白沙澳青年旅舍(7分鐘)> 何氏舊居(30分鐘)> 南山洞(30分鐘)> 荔枝莊(10分鐘)> 地質公園(10分鐘)> 荔枝莊古道(30分鐘)> 蛇石(3分鐘)> 蛇石坳(25分鐘)> 深涌(15分鐘)> 深涌碼頭
交通:
去程 – 西貢乘專線小巴7號至白沙澳下車(如果想看京兆世居,請在白沙澳下洋下車))
回程 – 深涌乘「GO PARK Aqua x 深涌水上快線」至井頭碼頭下船,再步行約10分鐘返回西沙GO PARK乘九巴287、城巴580、581、582或專線小巴807K等離開;或乘翠華渡輪11:55am及6:15pm班次(六日公眾假期加開2:30pm)前往馬料水,再步行至港鐵大學站離開
備註:「GO PARK Aqua x 深涌水上快線」班次(周六日及公眾假期)
井頭至深涌:10am、11am、12nn、2pm、3pm、4pm、5pm
深涌至井頭:10:30am、11:30am、12:30pm、2:30pm、3:30pm、4:30pm、5:30pm
收費 – $30/位、寵物$20/位(11月人和寵物全免)(寵物最多3隻)
11月限定免船費 西沙8分鐘快閃深涌大草原
以前去深涌要長途跋涉,如果從陸路,就要在水浪窩巴士站沿企嶺下海邊步行兩小時或以上,唯有水路直接抵達,但以前每天只有兩至三班船來往馬料水,班次超疏,而且也要坐30分鐘船程!現在逢周六、回及假期可以選擇從西沙井頭碼頭出發,只需7至8分鐘,便可以抵達大草原,去深涌郊遊行山的吸引力自然大增。而且11月限定免費,12月起就收單程每位$30,大家亦可以帶愛寵同行,也是11月限定免費,最多帶3隻,12月就收每隻寵物 $20,還不趁免費今星期急急起行?
白沙澳下洋下車 先攬一級歷史中式傳統大宅「京兆世居」
乘小巴前往較白沙澳前少少、一路之隔的的白沙澳下洋出發,首先探見其中一座一級歷史建築「京兆世居」。這座大宅由原籍西安的廣東歸善縣(今惠陽)人翁仕朝興建,最初落戶於海下村,身兼塾師、醫師和地師三職,40歲時他帶妻兒到白沙澳下洋另建新居,1918年落成,1940年更因風水關係,大屋旁加建門樓「厚福門」。1950、60年代新界村民遠赴他方打工,白沙澳及白沙澳下洋的房屋亦日漸荒廢,因此吸引不少喜愛鄉郊生活的人士向村民商討租住,當中不乏外籍人士,如1980年就有一名英籍警務處高級助理處長歐敏治(Toby Emmet)租住,退休後更長居,還出錢出力修葺,讓「京兆世居」維持傳統中式大宅的面貌,實在難能可貴,值得特地一覽。






白沙澳水泥徑貫通荔枝莊 英輪致富回鄉建宅邸
參觀古宅後,走入白沙澳貫通荔枝莊的水泥山徑,首先會見到白沙澳青年旅舍,這家旅舍原址是舊鄉村學校「白沙澳公立學校」,其後增建兩座營舍,曾獲1986年香港建築學會優異設計獎。瞬眼間便到了另一座一級歷史建築何氏舊居,何氏舊居的主人何氏兄弟在19世紀末期,在英國輪船擔任海員工頭和燒火,後來開設介紹船上工作的薦人館,日漸累積財富,便在1911至1915年於原居地興建這座設有更樓的龐然大宅。跟「京兆世居」一樣,何氏舊居在1980年代中起,便給外國人租用為居所,至今乍看依然保存良好,實在難能可貴。大家還可以到村內,近看另一座百年建築 – 1916年重建的「聖母無玷之心小堂」。值得一提今次旅程所到訪的村落,大多是天主教村落。









地質萬千荔枝莊 尋覓港版「鬼之洗板」
過了這間古屋後,便離開白沙澳村踏上征途,向南山洞進發,這條村幾近荒廢,唯有間屋修葺完好,像是歡迎各位到來。繼續平緩山徑,抵達往荔枝莊和深涌的分岔口,續走下坡水泥山徑往荔枝莊,看到一排黃色村屋便知到站!沿著出水口走到荔枝莊碼頭,旁邊豎立了一塊「香港地質公園」的門牌,然後沿岸邊走全長僅500米的「荔枝莊地質步道」,最壯觀的當然是末端那片港版「鬼之洗板」吧!想不到香港也有這款地貌,原來這類壯觀的沉積岩在香港很罕見,約1億年前發生火山噴發,大量火山灰和碎屑堆積成凝炭岩,後來火山不再噴發,天空中的二氧化矽透過降雨積聚沉澱,然後在水裡沉積成層,形成黑色矽質燧石岩層,與顏色較淺火山質粉砂岩相間,形成深淺對比的火山沉積岩,色彩變化萬千,令人著迷。











挑戰荔枝莊古道 蛇在石上蜿蜒爬
離開地質公園,返回荔枝莊村,其實可以繼續返回原路,到三岔口時跟著指示去深涌,不過也可以不走回頭路!在荔枝莊村後有條古道「捷徑」通往蛇石坳,途中經過當地地標的蛇石。走過後覺得這段古道的石塊及路胚依然清晰可見,但有一、兩個位置很迷糊,建議有豐富經驗者才適合選擇,否則還是走之前的水泥斜路比較安全。無論選哪條路,還是要看一看蛇石,巨石上像有蛇在蜿蜒前進,蔚為奇觀。稍過了蛇石坳便可遠眺烏溪沙和大埔一帶的景色,便知是下山路段,不過多浮砂碎石,大家每步宜小心翼翼!










高球場都否決 留大草地造福遊人
2個多小時的行程到達深涌便是尾聲,深涌面積偌大,原來是五條村落 – 聖教堂村、包尼仔村、石頭徑村、對面村及灣仔村的統稱,以務農為生,擁有一大片草原,後來1860年代天主教傳教士開始在深涌傳教,1879年建成「三王來朝小堂」,亦是西貢地區最早落成的天主教堂。1960、70年代由於村民陸續往市區和海外謀生,人口驟降,田舍亦陸續被丟棄。1990年代尾,有地產集團收購深涌大量土地,打算開發高爾夫球場、度假別墅等大型項目,更填土構建大片草地,後因2006年城規會公布《深涌發展審批地區草圖》中,該區約16.09公頃土地劃為「自然保育區」,約2.6公頃土地劃 為 「海岸保護區」,因此未能發展高爾夫球場,現在遺下大片草地讓大家去hea去chill!
大家記得校好船期,去深涌碼頭乘船,約7分鐘後便返回井頭碼頭,結束是次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