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 拷貝

【用一年時間寫26首歌】訪唱作歌手吳林峰——「跌落地獄又重返人間」的全心修煉

用366日時間,寫完26首歌,每隔兩個星期推出新作,是唱作歌手吳林峰去年給予自己的挑戰。從第一首《開始之儀式感》,到最近推出的新歌《瘋子》,如此馬拉松式的無間斷創作,吳林峰透過自身的經驗去證明,只要有足夠的決心,凡事皆可能。在每首歌的創作過程裡,來來回回地跌落地獄又重返人間,吳林峰終究達成了曾經許下給自己的諾言,並將透過三月舉行的《to be…》音樂會,分享自己過去一年的種種心路歷程。

文:過路人
圖:過路人、被訪者提供

成為大家參考的「人辦

度過忙碌的2024年,經過一首接一首的磨練,吳林峰回想自己完成那刻,確有鬆一口氣的感覺,然而卻沒感到很失落,或者很興奮,因為對他來說,完成3月1日舉行的演唱會,才是真正的結束。「其實做完一堆歌,也沒甚麼時間真的靜下來,讓自己去重溫這一年,所以還沒有很大的感受,不過是有點不太相信,自己居然真的做到,是會很proud of自己,但不會特別興奮或失落的原因,是這個project仍未結束,還有很多follow up的後續,包括音樂會。」

作為「Project 26/366」的最後一首歌,吳林峰說《瘋子》的workload比其他都要大,有幾多就付出幾多,盡量不讓自己太多後悔。

透過自己創作的26首歌曲,呈現過去一年的心路歷程,吳林峰覺得背後蘊含的道理,其實不外乎是對人生的思考,重點亦從來不在於這些歌,而是當每個人都要面對生命路途的掙扎時,他希望能夠做個「人辦」,讓大家多個參考,判斷應該怎樣走下一步。「這些歌想講的message,其實我是多年來儲低想講的故事與道理,但歌曲只是一種滿足我自己的產物,真正意義是想提供一個參考,讓大家知道做一件事都會有個底。如果之前沒有人做過,可能你都會覺得驚,而過去一年我經過了這個process,也替你驚完,如果你很想去做一件事的話,我可以分享自己經歷過的變化。」

音樂會以「to be…」作題,吳林峰希望藉此給予觀眾想像空間,思考自己可以成為甚麼,想要做到些甚麼。

將26首歌曲集結成音樂會作演出,除了是向觀眾更立體地呈現「Project 26/366」,吳林峰說另一個想法,是想向每位參與製作的音樂人,獻上一份直接而不尷尬的謝意。「當我構思整個project的時候,已經覺得音樂會是必定要做的事,因為我沒有可能一個人完成project,一定會跟不同音樂人合作,要表達那份感謝,不如就直接讓他們聽聽作品,現場去玩這些歌曲。身為一個創作人,當我睇騷看到其他人玩自己的歌,都會很開心。」

吳林峰也很感謝MV創作團隊的成員,花費不少時間與他一起討論情節,拍出大家都喜歡同時感覺舒服的MV。


學會慢下來,無須問太多

完成這個音樂計劃的其中一個得著,吳林峰自覺是放低了過去的某些執著,放低了「唔想嘥大家時間」的想法,因此可以更沒顧慮地,投入自己的創作世界。「以前因為知道走到某個位置,所做的事情所講的東西,是有很多人陪你一起去承受,而我的性格就是,希望那些幫過自己的音樂人,或是支持自己的fans,都會認為付出的時間是值得,變成了只要歌曲有好成績,對他們來說好像就沒有浪費時間,因此給了自己很大壓力,畢竟結果不是個人可以預計的。這個想法,其實今年就放低了。」

另一件讓他覺得開心的事情,是在這個沒有停步的創作過程裡,得以排解自己一直很想解決的問題,同時在心態上亦有所改變,面對趕急的製作日程與限期,反而學會如何讓自己慢下來。「到底我是喜歡音樂帶給我的東西,還是真的喜歡音樂?經過這個project,最大的感受就是,無須去問這些東西。這一年讓我放開很多,如何思考、如何做決定、如何尋找生活中的平衡,都令我有很多得著,亦令我不再像以前般,整天只顧向前衝,而是學會如何好好了解身邊的人與事,觀察一下這個世界,他們才是支持你做自己想做事情的動力。」

吳林峰覺得經歷過去一年,自己最大的進步並非來自音樂,而是mindset改變得最多。

跌落地獄又要重返人間

每隔兩個星期都要持續出歌,旁人看來或許覺得不太可能,但吳林峰自言是「唔做過唔會話唔得」那種人,因此打從計劃的第一刻開始,都沒有想過自己做不到。「我不敢說自己想到就一定要做,但也不會未做就話自己唔得,這個心態我一直沒有怎麼改變,而且我會覺得做唔到好樣衰,我不容許自己樣衰,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做到。」

要做到每隔兩周就推出一首歌,吳林峰說他全年都在進行著multitask,每月平均都要處理三至四首歌。

然而,縱有滿腔熱血,始終會有迷茫的時候,吳林峰坦言在創作過程裡,亦曾遇上不少困難,尤其寫到計劃中段的時候,心中開始有點慌亂,不太知道應該如何繼續寫下去。「這個project,頭尾都不難,但中間真的很難。我本來胸有成竹,因為頭三個月的歌,大概都想好寫些甚麼,所以很快就過,然後卻不知道要繼續講些甚麼題目。解決方法無他,就是靠著deadline的救命竹,將自己托上去。」

面對這些樽頸位,吳林峰笑言感覺有如「跌落地獄又要重返人間」,而且一整年還要來來回回重覆二十多次,因而亦練就了他更好的心理建設去應對。「好笑的地方是,時間並不容許你再作多想,看一看時間表,又要準備下一首,然後就會發覺,至少仍有人聽已經很好,其他東西也不會太在意。」

吳林峰分別找來小克與陳詠謙,為《豆豉》與《瘋子》這兩首佔據重要位置的歌填詞,答謝兩位詞人之前為他所寫的歌曲,令自己被更多樂迷認識。

中期失利,全心修煉

當「Project 26/366」的創作進行到一半,吳林峰亦曾在南豐紗廠舉行過《ROUTE 58 music sharing》音樂會,並視之為一個中期分享會。「其實一開始沒想過要舉辦,但當做歌做到八月的時候,好像還是沒太多人知道我在做甚麼。既然如此,不如讓大家都來現場聽一次,始終網上的東西太快,你逗留會場的幾個小時,感受可以大於你眼見的東西。」

然而,該次音樂會的反應不如想像,吳林峰坦言因此感到失落,對他來說是個頗大的打擊。「我不知道哪來的自信,覺得場地不大,門票一定賣得曬,但最後其實賣得不好。我覺得賣飛很直接反映了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感覺,可能真的未必有那麼多人想聽自己唱歌。」

即使如此,吳林峰卻並未因而被打沉,反倒是將心中的悲憤化為力量,比起之前更加埋頭苦幹,傾盡心力於後半的創作之上。全心修煉的回報,是即將舉行的《to be…》音樂會門票大賣,更要加場回應需求。「做一個騷,需要很多人力心力,我覺得很內疚,感覺浪費了很多人的心機。如果要抹去這種感覺,最直接的方式只有將歌曲做得更好,因此那段時間不問世事,甚至不讓自己休息,全心做歌。當知道這次音樂會賣得比期望更好,我很驚訝,也很感恩。」

吳林峰形容這個音樂企劃,就如自己在2024年的日誌,藉此也希望能鼓勵大家,可以在同一個方向之上,卻無須做死同一件事。

懷著極大的決心,盡力做好眼前工作,陪伴吳林峰走過那些挫折,並給予他力量繼續走下去的,是他的另一半與狗狗,以及喜愛他的一班歌迷。「回到家中,看到他們就會覺得,今天的事情其實不算甚麼。因為有他們,有公司同事的支持,身邊的fans也很supportive,全都成為我的信心來源,令我不想讓這些人感到失望。其實每個人都有挫折,你要找到一個出口,讓自己知道並非在做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有些東西只是暫時看不見,但很多人其實一直都在留意,那份信任對我也是很大的鼓舞。」

因為這個project,令吳林峰有很多時間跟自己獨處,由此令他學會要懂得接受自己的不足,並想辦法如何將其改進。

解開心結,為自己而寫歌

經過一整年的不斷創作,吳林峰直言在過程裡面,亦解開了自己的不少心結。「我常常都很concern自己,是否真的在浪費樂壇資源,原因是很多人找我寫歌,但我寫的歌卻好像不太幫到他們,就會令我有點自責,懷疑是否自己寫得不夠好,但這個project令我覺得,都唔係呀,其實我寫歌都幾好聽。我在意的是做歌過程,這些感受並非結果可以定奪。」

吳林峰現在的想法是,有人找他寫歌的話,就別辜負大家的信任,盡力寫好每首歌。

另一種更深刻的體會,是這個project讓他充分感受到寫歌的快樂,亦令他學懂好好建設自己的心理,從而放低「到底是否適合這一行」的自我懷疑。「其實沒有適合不適合,我都只是個寫歌的人,能夠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已經很好,而且寫歌真的很開心,可以將一些很虛像的東西變得實在。對於自己一開始選擇要做音樂,無論當中經歷了甚麼,至少我都從來沒有hea過,也沒覺得辜負了最初的自己。」

無間斷地完成這26首創作,吳林峰笑言此刻最需要放個假去旅行,而在後續的音樂路上,他說自己仍有不少主題想分享,未來只想繼續毫無保留地寫歌,好好表達內心想講的東西,期望給世界留下更多作品。「接下來我的想法,一定是為自己寫歌,不會再為任何人而寫,這樣說並非自大,而是我要你喜歡我的歌,當我將自己想講的東西說出來,期望可以成為你的心聲,如果不能,我就繼續寫,希望作品能讓更多人拿來當作自己的心聲,這對我來說很重要,同時亦是一份責任。」

《The Club 呈獻 吳林峰To Be… 演唱會》
日期:3月1日(The Club Exclusive)、3月2日(3pm、8pm)
活動地點: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大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