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在西九舉行的「香港麥當勞50週年展」門票迅速售罄,甚至出現原價$35的門票被炒至過千元的情況。有幸入場的香港懷舊雜貨店「拾舊」店主阿鋒,受到展覽的啟發,最近在自家位於荃灣的實體店舉辦以香港麥當勞為主題的「香港麥當勞50週年收藏分享會」。
雖然規模不大,但展品從1976年的紙品廣告、歷年來的汽水杯、急口令餐紙、外賣紙袋,到第一件印有「i’m lovin’ it」標語的員工衫,以及各式各樣的開心樂園餐玩具,當中逾8成的展品也來自阿鋒和家人的珍藏,許多玩具甚至連包裝都未曾拆開!這場小型展覽不僅記載著麥記的50年變化,也是阿鋒的個人回憶展。看著各式各樣的玩具,讓人瞬間回想起舊時日以繼夜食麥記,儲齊一套玩具的快樂時光!
文、圖:陳粒


雖然阿鋒生於1999年,但慶幸童年有哥哥與爸爸媽媽留下來的開心樂園餐玩具陪伴。阿鋒回憶,當年要經過一番「扭計」,才能得到媽媽的同意拆開玩具包裝。他最喜愛的,是1996年推出的「滑嘟嘟」玩具車,阿鋒喜歡的原因是因為玩具車像「變形金剛」一樣,㩒個制就會爆開。對於麥當勞玩具,阿鋒可是個專家。他認為,90年代之前生產的麥當勞玩具做工精緻,用色豐富,而且塑膠用料紮實,「點跌都唔爛」。但直到2010年代開始,玩具款式不僅缺乏麥當勞的經典角色,用色也變得單調,阿鋒形容這段缺乏特色的時期長達十多年,像是斷了層。直到近幾年,麥當勞才重新推出紙盒包裝的開心樂園餐,以及「滑嘟嘟」、「漢堡神偷」等經典角色的商品。







從迷你倉到實體店
這場麥當勞收藏展,不僅是阿鋒的個人回憶展,也讓人看見了他對舊物的熱愛。而這份熱情,也促使「拾舊」的誕生。阿鋒說,這一切都源於「如果可以保存下來,就想盡量保存」的精神。
「拾舊」的開端發生在2018至2019年間,當時阿鋒一家租用的迷你空間已經爆滿,正當他們考慮是否需要再租一個迷你倉時,香港開始流行擺市集。為了清理家裏堆積如山的舊玩具,阿鋒便小試牛刀參與市集,沒想到反應出乎意料地好,更有不少顧客詢問舖頭在哪裡?與期租多個單純儲存的迷你倉,不如租個地方與大家分享心頭好,於是「拾舊」實體店便在觀塘誕生。


「拾舊」開業至今已有六年,最初只是觀塘一間不足200呎的小店。最近再一次面臨空間飽和,需要搬遷的問題。才剛搬到荃灣新店不足一個月,店內已塞滿了老香港的珍寶。店內陳列的舊物主要是60至80年代的香港製造物品,由玩具、餐具、擺設、燈飾、唱片等應有盡有。當中70 – 80年代紅極一時的「可樂搖搖」是阿鋒的發燒收藏品,最高峰時期曾收藏超過一千件。
第一隻快樂搖搖
阿鋒回憶20多年前,還是小朋友的他,因為爸爸媽媽不讓他買新玩具,只能買舊玩具。而他人生第一隻香港製造的「可樂搖搖」,就是在維園外圍的地攤上購買。

或許是遺傳了家人的儲物DNA,阿鋒特別喜愛搜羅「香港製造」的物品。但他認為,香港土地有限,相較於其他大型物件,「可樂搖搖」體積小巧,容易儲存,因此便開始探索搖搖背後的故事。看著阿鋒越儲越起勁,爸爸甚至割愛,將自己珍藏的「私伙」搖搖送給他。阿鋒稱,他一直找到的搖搖都是塑膠製造的,但爸爸送的是鐵皮製的。經過深入研究後,他發現鐵皮搖搖是當年可口可樂公司推出的第一款搖搖,而且數量極少。令阿鋒覺得:「既然最難搵個隻都有了,點解唔儲埋落去呢?」

即使阿鋒未曾經歷過「可樂搖搖」的年代,但他透過捐窿捐罅搜集,彷彿也參與其中。最近還發生了一件他形容為「好像掀汽水蓋一樣」的中獎事件。他和朋友在行山途中,在一間廢屋外發現了幾個汽水玻璃樽,更發現樽蓋內藏有贏取「可樂搖搖」的蓋印。此外,他還意外獲得了70年代的「大同汽水廠」玻璃樽,回家翻查資料,原來「大同汽水廠」只在香港屹立約20年便閉廠,但這20年間,品牌每一年的玻璃樽設計也不同,很有心思。




香港製造的前身
或許是吸引力法則,讓阿鋒遇上更多「可樂搖搖」的故事,也讓他對舊物背後的歷史越發著迷,還從中發現「香港製造」的前身「Empire made(帝國製造)」。他透過店裡的一個具有收藏價值、50年代生產,印著「Empire made」的塑膠鐘分享「香港製造」的由來。塑膠鐘由1935年成立的「立興有限公司」(坊間又稱蝴蝶牌)製造,品牌從「Empire made」時期到「Made in Hong Kong」時期也一直有出品「香港製造」。
阿鋒翻查資料得知,香港於1932年簽署了《渥太華協議》,該協議規定香港製造的產品必須標有「Empire made」標記。所以在1950年代之前,大部分香港製造的產品只標有「Empire made」標記。隨著「香港製造」的品質逐漸獲得世界認可,在60年代後期,「Made in Hong Kong」才正式出現。


喜歡拾舊因為喜歡分享
一般人認為,儲舊物是「老派」的玩意,但阿鋒年紀輕輕便鍾情舊物。他分享在「拾舊」這段旅程中認識到很多前輩,從他們身上了解到更多香港的舊故事。但他認為自己與前輩們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出發點不同:「前輩們的出發點可能是因為自己曾經經歷過,但小時候沒能力擁有某樣東西,現在有能力了,就想找回來珍藏。」但阿鋒的出發點是:「現在每去尋找一樣東西,每見到一樣東西,都是一個學習,每件舊物都有故事聽。」他更稱「拾舊」的快樂源自與同好分享,並在分享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感。


「香港麥當勞50週年收藏分享會」將展出至12月31日,由於展品屬於非賣品,阿鋒指經常拿出來展示容易造成損耗,所以展覽結束後,便會將所有展品收回。他預告,希望將來每一至兩個月設不同主題的收藏展,繼續與大家分享關於香港的回憶。
「拾舊」是一個聚集懷舊愛好者的共同空間,更鼓勵大家分享自己的回憶和故事,一同探尋香港的過去。在這裡我們不僅能看見香港的過去,也能感受到阿鋒對香港文化傳承的熱情。或許,這才是「拾舊」最珍貴的價值所在。
【香港麥當勞50週年收藏分享會】
地址:荃灣TCL工業大廈1樓107B室|拾舊
日期:即日起至12月31日
開放時間:逢星期六 12nn – 6pm
(活動為私人活動,平日或星期日時段須提前IG預約)
IG:sapgau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