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2

由「香港字」睇到「香港畫」|沙田活字及版畫展覽精華

現今科技愈是發達,工序繁複、質感古樸的傳統手藝卻愈是有價。香港文化博物館和香港版畫工作室適值成立20周年,攜手籌劃了兩個同期舉行的展覽,分別以傳統印藝和版畫藝術為題,日前已悄悄開幕。乍聽有點老氣無趣,但記者行完一轉,想講一句:裡面的展品實在精彩得令人忍不住打卡!

第一個展覽「字裡圖間 – 香港印藝傳奇」以香港印刷業現代化歷程為背景,介紹本地中文活字的發展;近年熱衷守護本土文化的大家,又可知原來早於19世紀就有種字體,叫「香港字」?

「字裡圖間 – 香港印藝傳奇」展覽位於一樓5號展館。
展場和展品標有箭嘴和數字,提示觀眾看展的順序,以便從古到今認識「香港字」和本地印刷業的發展。

同層第二個展覽「20/20香港版畫圖像藝術展」則舉出20道「版畫FAQ」,再用20組作品一一解答大家對版畫藝術的疑問。展品繽紛多元,有些還有聲、識郁,甚至「暗藏士巴拿」。

大家可以先逛「字裡圖間—香港印藝傳奇」展覽,之後才到隔壁展館看「20/20香港版畫圖像藝術展」;因為記者認為,在解開20個版畫疑團之前,「字裡圖間」就是對「第0題」隱藏題目的回應;而「第0題」題目是:追本溯源,版畫從何來?

「20/20香港版畫圖像藝術展」位於同層(一樓)3、4號展館。
版畫展的場地比活字印刷展大很多,觀眾同樣可以跟著大大隻「題號」逛展,不用怕不知從何入手。

文、圖:Tiffany
資料來源:香港文化博物館

傳教士與「香港字」

所謂「香港字」,其實是一批香港19世紀時出產的明體字,鑄字工程歷時近半世紀,由多位傳教士群策群力而成,而香港英華書院是中國第一間中文鉛活字鑄字作坊。相比起其他拼合字中文字體,「香港字」典雅勻稱,被稱為19世紀最美、最完整的中文活字,因而應用層面甚廣,並銷至中、俄、荷等地。

《英華字典》(1866-1869)
來自德國的香港視學官羅存德編撰的首部兩文三語字典,由位於中環雲咸街的《孖刺西報》以「香港字」排印。
《無師自曉》(複製本)(1904)
由澳洲華僑領袖孫俊臣向中華印務總局購入4,000枚「香港字」出版,以澳洲華工為對象的自學日用英語課本,這種活字印刷當時被澳洲《每日郵報》報導形容為當時最先進的科技。課本所用的是清末廣東話,句子結構和用字皆與現今用話有所差別,可見語言發展的變遷。
字櫃及中文活字架(1980年代)
字櫃由放置鉛片和線片的層架,和放置鉛字版、用以間隔的「瓜打」的排版桌,以及18個英文字盤組成;牆上則架有逾十萬粒源自元朗「新昇喜帖印務」的中文活字,密密麻麻,非常壯觀。

點石成畫的新世界

除了活字印刷之外,平版石印技術亦於1826年傳到中方,廣為各地採用。香港亦憑五彩石印技術,於20世紀初與上海印刷業旗鼓相當。

《點石齋畫報》(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以圖像為主的新聞旬刊,1884年由上海《申報》出版,開啟圖像敘事的世界。
《點石齋畫報》–「樹葉能行」(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點石齋畫報》題材多樣,偶有港聞時事,也有坊間流言;「樹葉能行」則記錄了1880年代於香港動植物公園舉行的花展。
遠東雜貨五彩石印海報(左)、 手稿(右)(1926)
色彩紥實、線條分明的海報,是「點石成畫」而來。
石灰石:五彩石印(2020)
從這一組九件的石灰石可見,製作一張五彩石印海報的工序非常繁複,須由畫家、分色、製版和印刷師傅合作而成。

平版石印雖於1970年代起始被柯式印刷取代,卻成為藝術創作媒介。事實上,不少傳統印藝皆演變成畫家製作版畫的技術,兩種藝術環環相扣。逛畢「字裡圖間」,來到偌大的「版畫圖像」展場,畫作之多令人目不暇給,以下就讓記者為大家介紹六組不容錯過的作品。

版畫插畫crossover

數到現今大眾最常接觸到的畫種,當中一定不乏插畫。近年不少本地插畫家皆運用版畫技術創作,令版畫跳出展覽藝術的舊有定位,走入大眾的日常生活。相信大家對以下四位插畫家都不會陌生。

《Poster Poster》/Onion Peterman(2016)
礙於器材所限,插畫家Onion Peterman以絲網逐一印刷街招,拼合成這幅難以原樣複製,獨一無二的版畫。
The Key》/梁偉庭(2014)
很眼熟吧?大家應該在陳奕迅的《The Key》專輯封套上見過這兩個外星人,原來正是同為本地樂隊大懶堂(LMF)成員、「UFO研究員」的插畫家梁偉庭為其設計的版畫作品。
海底足球》(左上)、《大豹痾尿》(左下)、《鱷魚小巴》(右)/楊學德(2015)
插畫家楊學德的三幅絲網版畫作品,以分色製版透疊而成,用色與層次一貫豐富。除了這組之外,觀眾還可在其他展區尋到阿德作品的蹤影,在此先不劇透太多,留給大家到場發掘。
女皇》/麥震東(2016)
「麥東記」主理人麥震東作品,以繪本風格重現英女皇於1975年訪問何文田愛民邨時,人人探頭賭其風采的情景。
龍城日暮》/麥震東(2016)
另一幅麥震東作品,乍看似用水彩繪成,細膩呈現昔日九龍城風景。

版畫不止一塊板

最後兩組版畫作品,創作元素各異,卻同樣特別驚艷;不過,大家想要獲得震撼眼球的體驗的話,就一定要親臨現場才能完整觀賞了。

十一吉祥動物》/馮浩然(2013)
策展人之一、香港版畫工作室創辦人馮浩然,率領理大學生製作的藍印作品;以馬頭角用瑞獸命名的11條街道的歷史為創作背景,車房靈件和工具為拼砌材料,加上漆黑的氛圍,視覺效果十足。
新九宗罪》/創作總監:李永栓(2018)
這組作品糅合了木刻版畫、攝影、擴增實境(AR)技術和動畫元素,其中一張「傲」由大家熟悉的「影帝」黃秋生演繹。觀眾可即場利用手機程式,配合AR效果觀賞,突破版畫的平面界限。

疫情肆虐多時,能在這個時刻策劃大型展覽實不容易;這兩個展覽由19世紀初歷史說到用最新科技進行藝術創作,展品琳琅滿目,認真值得一看!如想好好細味作品,建議大家可預兩、三小時,到香港文化博物館享受這場精彩的文藝盛宴。

【字裡圖間香港印藝傳奇】

日期:即日至2021年2月22日(逢星期二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展期現已延至2021年7月26日
時間:平日 10am – 6pm;週末、公眾假期 10am – 7pm;聖誕前夕、農曆新年除夕 10am – 5pm;農曆年初一、初二休館
地點:沙田文林路1號 香港文化博物館 一樓專題展覽館五
入場費:免費
詳情:bit.ly/2H3kjMM

【20/20香港版畫圖像藝術展】

日期:即日至2021年2月22日(逢星期二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展期現已延至2021年7月26日
時間:平日 10am – 6pm;週末、公眾假期 10am – 7pm;聖誕前夕、農曆新年除夕 10am – 5pm;農曆年初一、初二休館
地點:沙田文林路1號 香港文化博物館 一樓專題展覽館三及四
入場費:免費
詳情:bit.ly/3m0uR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