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g

前濾水廠看守員宿舍|守在山間130年

守水塘是怎樣的一份差事?

1863年,薄扶林水塘正式竣工,成為香港首個儲水庫(及後政府於1871年在水塘上游加建第二個薄扶林水塘)。

伴隨水塘而來的,是水壩旁邊的前看守員房舍,同年落成,亦即今日的薄扶林郊野公園管理站。

香港第一個守水塘的人,很有可能就是當年住在看守員房舍的職工。

後來殖民政府在1890年制訂《水務設施條例》,列明任何破壞水務設施、偷水或污染水源等行為,最高刑罰為100元;若所犯罪行持續影響供水,後續每日最高罰款五元——當時英政府對提供乾淨食水的決心,由罰款的阻嚇性足以說明。

條例生效同年,跨過山的另一方,政府興建濾水廠,濾水池開始啟用,作為薄扶林水塘的後期工程。

跟水塘無異,濾水廠建成了,不會從缺的是看守員宿舍,位置就在現在的旭龢道50號。

這是1890年《香港藍皮書》(Hong Kong Blue Books, 1844-1936)的相關文獻記錄:1890年11月,第一位看守員Nund Singh被派上山進駐平房,監察薄扶林濾水池,年薪240港元。



一直隱在森林之間的看守員平房,經過132年後,今日成為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主力推廣自然教育,以及介紹龍虎山一帶的古蹟與生態。

必需誠實告白的是,儘管中心舉辦的展覽多麼吸引,每次到訪,注意力無法不被建築物本身佔據——最珍貴的展品,130多年前已經開始展示。

如果這城還容得下秘密花園,未算廣為人知的白色小屋和周邊的綠色空間,大概便是。

中心掛著一張英國國家檔案館收藏的1891年西半山地圖複印本,濾水池旁邊的一棟方形建築,就是看守員平房。

建築屬典型英國殖民地平房,源於印度,設計上細心地顧及東南亞的濕熱氣候:房子以石礎升高,阻隔地上濕氣;屋外加設迴廊,作為遮蔭及降溫;迴廊上的欄杆教人遠看便覺得驚艷,一支支花瓶般優雅,讓房子散發出溫婉,是維多利亞時期流行的建築風格。

抬頭,煙囪份外好看,頂端如燈塔,中間排開一列小方格裝飾,不甘平板,同年代平房中並不多見。

建築群由三座古蹟組成,相對於主建築的高雅,中間一棟房子設計平實,當年是苦力居住的宿舍(Coolie Quaters),顯出不同職級的福利待遇,後來曾經改建成廚房。

至於第三幢中式風格的紅磚建築,屋頂鋪上瓦片,屬最後期加建,當年是工人宿舍,現在成為中心職員辦公室。

那些年看守員負責守衛的,是屋前兩個長方形濾水池,每個約有兩米深,池底設有土陶磚,磚上帶有小洞,讓雨水流進地下水庫前,先進行過濾。

當年水塘的食水會首先經由濾水廠輸送至維多利亞城,雨季時水庫充裕,亦會經水井把多餘食水輪送至城外,供給平民。

圖片來源: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

建築群一直為水務署專用,60年代不再只分配予水務署職員,其他公務員亦可申請入住,97年後更進一步開放予公眾人士租住。

2006年,政府收回物業,2008年將建築群交予環保署及香港大學,改建為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2010年主建築白色平房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其餘兩幢建築則獲評為二級古蹟。

趁著成立14周年,月前中心團隊用心地製作了幾條短片,邀請一批住客分享山間生活,輕輕鬆鬆幾句回憶,聽來經已充滿幻想,那畫面津津有味:其中1988年搬進平房的公務員Stephanie Crockett,本身是園景建築師,以本業把屋外亂七八糟的草叢整理成小花園,當時種下的樹,今日好些還在。

中心放著一本九十年代Elle Deco雜誌,裡面介紹了Stephanie的室內陳設,完全是你想像不到的精緻。

圖片來源: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

更有趣的是,本來的主角濾水池,完成歷史任務後,60年代由平房住客改建成游泳池;由於並沒有過濾或循環系統,每次使用前還得先靠排水管把水放進去,用完後把水抽走,確保池水清潔。

圖片來源: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

就這樣,幾所房子曾經華洋共處,毫不認識的人成為鄰舍,而山上大量蛇蟲鼠蟻出沒,同時需要跟自然共活:紅磚屋住客憶述,某年春天在閣樓發現脫下的一圈蛇皮,跟睡床近在咫尺,意味整個冬天都與蛇同眠!

圖片來源: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

據悉當年小白屋非常搶手,不論公務員與公眾都虎視眈眈,競爭相當激烈;正如最後一代住客形容:有幸獲抽中入住「糖果屋」,簡直媲美中六合彩般興奮。

圖片來源: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

130年後,林中小屋不再負責看守食水,正在看守也許更為重要的東西,讓山林維持該有的生態秩序。

假如房屋擁有人性,猜想它大概樂於繼續當山林隱士,不哼一聲,忘卻人間靜好不再,無處是天堂。